在法國南部的海岸線,距離尼斯(Nice)東北東約十幾公里處,有一個面積只有1.95平方公里大的國家,她叫摩納哥(Monaco)。摩納哥的全名為「摩納哥親王國(法語:Principauté de Monaco;英語:Principality of Monaco),是全世界僅大於梵諦岡的國家(世界第二小國)。
遠眺摩納哥港口

大家常常會口誤將摩納哥(Monaco)與摩洛哥(Morocco)搞混,摩納哥在法國南方(境內)靠地中海的一個小國;而摩洛哥位於北非(西班牙正下方),面積比摩哥還要大上幾百倍。
摩納哥(Monaco)與摩洛哥(Morocco)的地理位置
摩納哥沒有機場,到摩納哥只能透過巴士或是火車。有兩種選擇:

一、從尼斯機場搭巴士到摩納哥,車程約40分鐘,單程票價1歐元。

二、從尼斯搭火車(Nice Ville站)出發,約20分鐘即可到達Monaco-Monte Carlo站,班次相當頻繁且便利,單程票價3.7歐。


尼斯到摩納哥
這天我起了一大早告別新加坡室友,想要趁著前往米蘭之前的空檔,去一趟摩納哥早晨散步之旅。
法國國鐵車票
Monaco-Monte Carlo站
摩納哥最有名的是賭場、歌劇院及F1方程式賽車。一大早到摩納哥,賭場還沒開,也不是F1賽季,只好往摩納哥城(Monaco-Ville)眺望摩納哥的景色。

在摩納哥境內,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公車,如果要上摩納哥城的話,可以選擇搭乘一號或二號公車(Line1 or Line2)上去,票可以在火車站外的購票機買,單程票是1.5歐元,上車才買是2歐元。
車站外的購票機
既然都說是早晨散步之旅了,老實說我是步行上城的,但如果搭公車上城,在沿途走路下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第一站:王子宮殿(皇家公寓) Le Palais Princier
建於17世紀的王子宮殿,外觀比起其他國家的宮殿,雖然不是特別奢華,但由卵黃色與白色岩石堆砌起來的城堡,還是給人一股舒服典雅的感覺。


王子宮殿
王子宮殿前廣場
因為10月份的開放時間是早上10點到下午5點,也是因為太早到所以還沒開放參觀,在對面的餐廳吃完早餐後,就在附近遊逛看風景。
公務車
寫著開放時間的牌子
隔壁Fontvieille區
後來發現城門口好像有點動靜,原來是門口衛兵在例行公事的踢正步,但卻形影孤單...
衛兵踢正步
因為待會還要到米蘭,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參觀城堡,所以只好慢慢地走下山,繼續我的散步之旅。


  • 第二站:聖母無原罪座堂 Archidiocèse de Monaco
順著Saint-Martin大道(Avenue Saint-Martin)走,不久後會看見聖母無原罪座堂。它建於1875年,是羅馬天主教在摩納哥的總教區,也是摩納哥人的信仰中心。雖然沒有走進去參觀,但拜占庭式的建築外觀也殺了我不少記憶體。
摩納哥聖母無原罪座堂
側面
  • 第三站:聖馬丁花園與海洋地理博物館
沿著Saint-Martin大道再往下走(沿海岸線),旁邊一個小公園吸引我的目光,說他是公園,倒不如說是一個有錢人的後院。後來查資料,才知道這個小公園叫做「聖馬丁花園(Les Jardins St Martin)」。
聖馬丁花園


聖馬丁花園旁邊是「海洋地理博物館(Le Musée Océanographique)」,從正面看就有一種宏偉的氣勢,更不用說建築物後面,整棟博物館是興建在靠海的岩壁上,也屹立了百年之久,相當氣派。
海洋地理博物館
海洋地理博物館後方



  • 第四站:Porte Neuve大道

Saint-Martin大道走到尾會接Porte Neuve大道,在交接處往外看,可以飽覽摩納哥港口的全景,櫛比鱗次的大樓或建物、停滿遊艇及郵輪的港口,不難想像摩納哥是個高所得及高生活水平的國家。
摩納哥港
最後,回到了車站附近的假日市集...

在國外,市集是我最喜歡逛的地方之一,因為在地市集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或風俗民情。

不知道是不是禮拜天的關係,逛市集的人不多,但蔬果的價錢比起英國或瑞士的物價,算是蠻親民的(註)

(註) 摩納哥不是歐盟成員,但是與法國關稅聯盟,所以也使用歐元。
冷清的市集

有人知道右下角是什麼蔬菜嗎?


早晨散步地圖



雖然摩納哥國土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但這次的短暫拜訪也只走了兩個行政區(La Condamine與Monaco-Ville兩區),還有一大半的區都沒去,下次有機會再來!
Sainte-Dévote教堂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大家可能都覺得小小的新加坡沒什麼地方好玩,如果認真說起來,其實蠻多地方可以去的!

白天的景點就不多談了,「夜色」也是新加坡的的名勝之一。晚上可以去的地方也不少,例如,克拉碼頭(酒吧)、夜間動物園(Night Safari)、聖淘沙(燈光煙火秀)、景觀摩天輪、金沙酒店觀景台、濱海灣(包含濱海灣花園)。
新加坡夜色

這篇要介紹的是新加坡摩天輪,摩天輪分兩種,一種是重力式的摩天輪(可劇烈搖晃),另一種是景觀式摩天輪(升降平穩),新加坡摩天輪屬於後者,而且是目前(2014年)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輪,輪徑150公尺,總高(含底下的建築物)165公尺(註)

(註) 台灣最大的摩天輪是高雄夢時代摩天輪,總高102公尺,假設一層樓5公尺,比起新加坡摩天輪,夢時代摩天輪的高度還少了人家12層樓左右。
金沙酒店下的摩天輪
新加坡摩天輪
開放時間:08:30-22:30
費用:成人票新幣$33;3至12歲兒童新幣$21;60歲以上新幣$24(網路訂購打9折)


托Viriya(公司)的福,又省下一張成人票,免費搭乘世界最高的摩天輪一圈,「出外真的是靠朋友」這句話講得真對XDDDD
新加坡摩天輪
座艙內有兩張長凳,空間非常的寬敞,可容納二十幾人。而且因為是景觀摩天輪的關係,所以不會搖搖晃晃的,再高也不用怕。


當座艙緩緩地升高,過沒多久就可以看到2012年開幕的濱海灣花園的兩大溫室與超級樹(註)

夜晚的濱海灣花園
越過了最高點,另一邊映入眼簾的是Marina Bay商業區的高樓以及右下角建得像榴槤的濱海藝術中心。


接著換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登場...

看起來與遠方的金沙酒店差不多高,但實際上金沙酒店高度(198公尺)比摩天輪還高。

前一個半圈能看的東西比較少,過最高點後的半圈能看的東西比較多。不是美不美的問題,而是新加坡較具代表性的建築物都在後半圈。
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
繞完一圈大概是30分鐘左右,但感覺一下子就過去了,只記得在上面猛按快門,還跟Viriya自拍,搞得同座艙的外國人快看不下去了,要幫我們拍。
Marina Bay夜景

對了,看完夜景後,肚子剛好也餓的話(也可以是吃完飯再搭摩天輪啦),一樓有美食廣場-路邊攤,內部裝潢走復古風,在廣場裡可以吃到各式各樣新加坡常見或有名的食物,例如,海南雞飯、福建炒蝦麵、蚵仔煎,然後再搭配一杯椰子水或甘蔗汁,十足美味!
摩天輪樓下的美食廣場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想去搭摩天輪與品嚐一托拉庫的美食呢?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居鑾(馬來語:Kluang)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Johor)中部,人口約30萬的居鑾,在柔佛州中部算是一個蠻繁榮的城市,但大部分的國人可能都沒聽過這個地方。

為什麼會來?因為這裡是我大學室友-彬哥的老家,以前只是聽他說過他的老家,但一直不知道居鑾到底長什麼樣子。剛好他也要回家,就跟著他從新加坡帶著期待前往馬來西亞!
居鑾老街



沒想到能在新加坡待上七天六夜!終於要前往馬來西亞了!

彬哥在新加坡工作,他超級困惑為什麼我可以在新加坡玩七天?還恥笑我居然去看Marina Bay的Waterfall show四、五次!

Anyway! 在第七天晚上跟彬哥約一起前往文禮(Boon Lay)站搭客運回馬來西亞。
新加坡到居鑾
目前馬來西亞到新加坡之間的交通工具,在新馬高速鐵路完工前,除了飛機之外,就只剩下客運了!

從新加坡到馬來西亞有兩條公路可以選擇,一條是經由新加坡北部到柔佛的新山(Johor Bahru),另一條是經西部走另一條公路,而文禮就是新加坡西部的客運轉運站。

到客運站前,其實彬哥早就訂好票了,兩個人從文禮前往居鑾(約120幾公里)的車票要新幣36元(約台幣860元),還附了兩瓶水。
新加坡到居鑾的車票
車內的裝潢雖然不是太特別,但是車內環境乾淨,而且座椅加大,坐起來很舒適。真的可以堪稱是「五星」客運!
客運上
新加坡要通過馬來西亞前要先通過海關,車子一到邊境,所有的旅客都下車通關,然後客運會先入關等待旅客一個個通過海關上車後,再開往新加坡。

一入關會分本國人與外地旅客的走道,我只好乖乖去排外地旅客的走道,海關蓋完印章後,會再排隊用X-ray檢查行李。

但你以為會像機場一樣有秩序的一個一個排隊,然後乖乖地將行李放在輸送帶上送進X光機嗎?如果你這麼想就錯了,實際上,如戰亂般,所有人都把行李往輸送帶上丟,然後拚老命的往前擠,過了安檢門,行李也都是用搶的,根本一團混亂!要不是有彬哥提點,我應該會被踩過去...
伍星客運
隔日一早,彬哥帶我到居鑾有名的「火車站咖啡(Kluang Rail Coffee)」,在火車站售票處的隔壁,是當地著名的美食之一。
居鑾火車站
據說這間老店已經有七十幾年的歷史,店面裝潢還保留著當初的風格,很有古早味。當天早上去根本萬人空巷,生意好的嚇嚇叫,我們還等了一下才有座位。
居鑾火車站咖啡
價目表
每一桌桌上都有放小小一包(份)的椰漿飯(Lasi Nemak),想吃就打開來,結帳的時候再報上數量,一包RM0.7。椰漿飯是用飯與椰漿下去蒸,裡面會加小魚乾或花生這種簡單的配料,外層用班蘭葉包起來,在馬來西亞算是國民小吃。
椰漿飯(Lasi Nemak)
加椰吐司、半生熟蛋再加上一杯咖啡,這不就是新加坡「亞坤」早餐店的吃法嗎?這邊的白吐司(Roti Keping)可以改為漢堡麵包(Roti Bun),漢堡麵包兩邊都塗滿了牛油跟加椰醬,相當好吃。
大馬與新加坡常見的早餐組合
加椰吐司配咖啡

接著,彬哥說要帶我去居鑾的老街瞧瞧,他說那邊也是有很多彩繪可以看,於是我腦海裡想像的是...
台中-彩虹眷村
但事實上是...

雖說建築物是蠻老舊的,而且也是有彩繪作品,但現實似乎跟自己想像的有點差距,只能怪自己想像力太豐富了XDD  而且街道上冷冷清清,沒有圍觀人潮,好像也少了一種味道!

聽說目前居鑾越來越多人在投入文創產業,也發行在地的中文報紙(蝠報),如此一來地方上的大小事、文化、觀光活動都能透過適當的媒體傳達,地方的凝聚力也會因此而更加密切。







在居鑾兩天,除了以上行程,我們還到shopping mall看電影(註)、吃下午茶,還受彬哥家無微不至的照顧,真的非常感謝他們一家人!
下午中式茶點
彬爸在我離開前還遞給我一張名片說:「如果有什麼問題或困難就打給我!」

(已感動...下次來台灣我招待!)

(註) 一場電影折合台幣110元,影廳的設備不差、中文字幕,非常便宜。




24日晚上,告別了彬哥、告別了彬哥的家人、告別居鑾,背上行囊再前往下一站-麻坡,拜訪下一個朋友!
居鑾到麻坡的車票
居鑾到麻坡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海對台灣人來說應該不陌生,不論是本土企業或是外商,把分部或在中國的總部設在上海的不計其數,身邊也已經有好幾個朋友在上海或上海近郊工作,近幾年來已經變成台灣到大陸發展的大本營了。未來,這層關係我想也只會有增無減...
上海黃浦江外灘


這趟旅程的起因完全是因為年假的一個三人小聚會,我跟Hana決定要去找在上海工作的Veronica遊玩,為了不當信口開河的人,所以回家之後馬上研議訂機票,決定清明假期出發!
Hana與我
這次到上海搭的是中國東方航空,從台北松山機場到上海虹橋機場,不知道是不是提早訂的關係,所以買到來回台幣7,567的機票(含20公斤的行李),實在非常划算(雖然只玩四天)!
中國東方航空
從台北到上海
一般來說,上海浦東機場的名氣大過於虹橋機場,所以大部分的人都選擇從桃園中正機場搭飛機到上海浦東機場,但如果住台北的話,其實直接從台北松山機場直飛上海虹橋是最快的方式,而且虹橋機場離市區也不遠,對台北人真是一大利多。
抵達上海虹橋機場
如果已經有台胞證,但來不及拜託旅行社辦理加簽也沒關係,直接到虹橋機場後再辦理落地簽也可以。

機場內有自助自動受理機,只要用台胞證讓自動受理機掃描一下,然後就會打印出一張基本資料,然後再拿著那一張紙與人民幣50元臨櫃繳納就可以了。不需要把台胞證寄到香港辦理再寄回,簡單又方便!

自助自動受理機
備好資料表與人民幣50元一起繳納
一出境之後,我們的好友Veronica就拿著自製的"小海報",上面寫著Will Chen, Hana Chang,第一次有人接機的感覺真是太令人感動了!
Veronica的歡迎
接到我們後,Veronica準備帶我們到市區去散步、吃宵夜。
與虹橋一號航站樓的合照
從虹橋機場到市區,我猜搭地鐵應該是最便捷的方式。上海地鐵以數字編號,總共有14條路線,光看都覺得複雜,但還好有地陪,不用一下子我們的車票就買好了。
買地鐵票
車廂看起來蠻乾淨的
從松山起飛的東航會飛抵第一航廈(虹橋一號航站樓),所以搭地鐵10號線就可以抵達上海市中心。可以搭到南京東路站,離南京路步行街或是黃浦江岸都算近。
圖片取自網路
南京路步行街的觀光客
以上資訊提供給想去上海自由行的朋友。



最後分享一則小故事:

為了相機的腳架,讓我一直思考要當輕裝背包客還是要拎行李箱?後來還是選擇把腳架硬塞入行李箱裡,沒想到這成了我惡夢的開始!

因為在上海出入地鐵站都必須將行李箱(甚至大一點的背包)放入X光機做安檢,拖行李箱已經夠煩了,還要把行李箱乖乖地放上輸送帶,這時候會發現朋友都已經離你幾百公尺遠,然後準備開始數落你為什麼要帶行李箱!!!!!

等到那時候,後悔都來不及!奉勸要帶行李箱者,請三思!
地鐵安檢站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八月從諾魯(註1)回台灣一個月後,又要踏上歐亞大陸的旅程。大腦私自為2013年的行為取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名字-GAP YEAR,但我其實沒有多大的抱負,只是想要體會一下世間的人情冷暖順便測試自己的能耐罷了。

(註1) 參閱網誌<[諾魯] 在諾魯的營養任務

出發前的行囊
在台灣,一輩子可能都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度過,從小學畢業後,父母開始憂心小孩的未來,於是開始將小孩送到明星學校就讀,直到高中、大學,大學四年結束後,還要繼續唸研究所,緊接著步入職場,似乎沒什麼時間可以好好的喘一口氣。

《商業周刊 第1004期》有一篇文章是<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

國外很多大學生在就學期間就可以申請交換學生並四處旅遊,例如,歐洲學生的Erasmus計畫,讓歐洲的學生很容易就可以申請到別國的大學去修學分,而原註冊校也承認,一點也不影響畢業,摸蛤仔兼洗褲。

而反觀台灣的大學資源或是資訊大多都集中在重點名校,大部分的學生對於出國交換或念書也比較沒有管道,頂多只能趁寒暑假出國念個語言學校再順道遊歷一番。

八十三天,從台灣出發,先從英國後一路玩到土耳其,再從土耳其到星馬找朋友玩,最後飛回台灣。這樣的天數及路線不是相當厲害,畢竟還有許許多多比自己更厲害的背包前輩們,但是每個人的旅遊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其實也沒什麼好比的。


旅遊路線圖

#要準備什麼文件?

-簽證
  • 台胞證
去程我在中國轉機,中國不承認我國護照,所以連轉機都必須辦理台胞證。我本來打的算盤是到了機場再辦落地簽即可,但出發前一個禮拜我上網查了一下落地簽辦理,才發現我要轉機的廣州白雲機場(CAN)是唯一一個不能辦理落地簽的機場,只能辦理落地加簽。幸好一個禮拜的時間還夠我辦一份台胞證,不然就糗了!
  • 申根區(歐盟)

外交部領事事務
根據外交部領事事務裡的資料,國人赴申根國家停留期限為每6個月內總計可停留90天(註2),可以免申根簽證方式進入之歐洲申根區國家及地區包括: 
(1) 申根會員國 (26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芬蘭、瑞典、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波蘭、捷克、匈牙利、希臘、義大利、馬爾他、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冰島、挪威、瑞士及列支敦斯登。
(2) 歐盟會員國但尚非申根公約完全會員國(3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賽普勒斯。
(3) 其他國家(非屬申根公約會員國,但接受我國人適用以免申根簽證待遇入境者,共計4國):教廷、摩納哥、聖馬利諾、安道爾。
(4) 其他地區(申根公約會員國之自治領地,並接受我國人以免申根簽證待遇入境者,計2地區):丹麥格陵蘭島(Greenland)與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

(註2) 英國不在此限制中。憑我國護照可享有免簽證停留英國180天。
  • 土耳其簽證

於2013年5月15日起,土耳其簽證改為電子簽證,必須上網登入並繳15歐或20鎂(信用卡付費)。前提是必須從三大機場入境土耳其:安卡拉伊森伯加(ESB)、伊斯坦堡阿塔圖克(IST)及伊斯坦堡薩比哈(SAW)機場,不能以其它內陸交通入境。可藉由陸海空三種途徑進入土耳其。
  •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
基本上,持有有效期限超過6個月以上之中華民國護照與機票可享免簽證入境新加坡30天;而進入馬來西亞享有15天的免簽證入境待遇。


-旅遊保險及資產證明
  • 旅遊保險
建議還是要辦,雖然保費可能不怎麼便宜,但萬一錢包遺失或行李在拖運過程中有損壞,甚至是身體微恙想在國外看醫生,這些時候保險真的很好用!

  • 資產證明
向銀行申請一張資產證明帶著,雖然基本上用不太到,但如果在海關被質疑或扣留的時候或許派得上用場。

舉我的例子來說,我因為不知道英國海關超級嚴格,當時的我沒有離開英國的車票或機票,所以被海關質詢很久,這時候資產證明就派上了用場,再加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解釋,還好最後沒有被扣留。這個故事告訴大家,進出英國最好有來回車票或是機票,不然可能過不了關!XDDDD


#大部分的朋友都問:「英文不好怎麼出國玩?」

會講英文絕對是加分,但英文不好不表示不能出國當背包客,所需要的是勇氣

一路上碰到不少人說:「台灣人的英文是不是都很好?」或是「我旅遊所碰到的台灣人,英文都很好!」這是不是同時也反映會講英文的台灣人,才敢出國當背包客?

我在蘇格蘭格拉斯哥遇到一個俄國室友,不太會說英文,跟其它室友溝通上也都有問題,一整個晚上默默不語地抱著筆電敲打,那個時候真的很納悶他這樣居然也行?

但其實我也沒有比較厲害,離開英國後,一到法國巴黎就開始碰壁,甚至是之後的義大利。有時候獨自一人時,看著手機的旅遊App去走,一整天也沒什麼開口的機會。整趟旅程下來,只有在荷蘭以及講德語的國家比較管用。

事實證明,如果有想當背包客的心,只要收拾包袱,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就對了!(註3)

(註3) 參閱網誌<到底英文不好能不能當背包客?>


#出國玩那麼久要花很多錢嗎?

除非有別人贊助,不然一定要花一筆錢,而這筆錢的多寡就取決於玩的方式。

原本發下豪語全程只花十萬塊台幣的我,最後包含來回機票、吃喝玩樂、食衣住行,總共還是花了十七萬台幣...(汗)

-吃
吃可以選擇外食,也可以自己煮。當然自己煮的話會比較省錢,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到各地方的超市或市集去看人家賣些什麼東西,貼近當地人的生活。

維也納Naschmarkt-當地市集
雖然說有時候覺得不吃當地有名的料理或餐廳會有點可惜,但如果在預算內,吃個一兩餐比較貴的也能接受。

慕尼黑Hofbräuhaus-德國豬腳

-住

帶了一個睡袋,天真地以為車站或是公園可以變成我的床,但事實上整趟旅程下來我根本沒睡過車站與公園。

在法國巴黎時,曾經為了省住宿費想投宿火車站,但站務人員說:「凌晨四點一定會將車站淨空,你頂多也只能待到那個時候。」那凌晨四點後我要去哪裡流浪?巴黎治安那麼差,我也不敢席地而睡,只好放棄睡車站的念頭!
  • Hostel 青年旅館

Hostel.com

這時候,上網找便宜的hostel會是最經濟實惠的選擇,一個晚上便宜的話是15歐元,貴的話大概是25歐元,但通常高於20歐元,我就覺得有點貴了。(小提醒:別忘了要看hostel的評價,負評太多也不要考慮。)

  • 沙發衝浪

Couchsurfing

除了住便宜的hostel外,還可以靠沙發衝浪(註4)好友們的收留。整趟八十三天的旅程裡,有三十幾個夜晚躺的是別人家的沙發,但記得去人家家裡要展現我們友好的一面,順便做點國民外交。

(註4) 參閱網誌<第一次發發衝浪就上手>


-交通

歐洲的交通四通八達,當你要從A城市去B城市時,你可以選擇搭乘飛機、鐵路、巴士甚至搭船都有可能,可以在規畫的時間內與預算下,選擇一個最符合的交通方式。

如果不趕時間,比較建議搭歐鐵或巴士,這樣才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歐鐵的話大致上分四類:
  • 歐洲城際快車(EuroCity, EC):車速比台灣的自強號再快一些,可以達到時速200公里,為國際都市間聯繫的主力。
  • 城際快車(InterCity, IC):與EC的等級差不多,主要負責各國境內城市間的交通。
  • 一般跨區火車(InterRegio, IR):IR也是負責單國境內交通,以連繫小鎮間交通為主,類似台灣的區間車。
  • 歐洲城際夜車(EuroNight, EN):EN是行駛於夜間跨國的列車,有座位及臥鋪車箱可供選擇。
交通這方面要省的話,就必須提早規畫行程,並在兩個月前就買票,這樣大概就可以買到便宜的票;相對地,如果想要隨性一點,走到哪買到哪的話,勢必也要多花一點錢。

義大利國鐵來舉例,從米蘭中央站(Milano Centrale)到羅馬(Roma Termini)的火車票只要提前兩個月或更早,便宜的話可以訂到19或29歐元的票;但如果是兩三天後要出發的話,價差可能會到20歐元以上,相當驚人!更不用說票價比較貴的英國、法國、德國與瑞士。

-玩

說到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玩法,在這裡提供一個不錯的導覽資訊。
  • SANDEMANs New Europe

SANDEMANs New Europe

SANDEMANs這個旅行社在歐洲的一些大城市(目前15個),有提供一些免費的導覽(走路)或是騎自行車導覽(要收費),如果沒有帶旅遊書在身上或是事先沒做功課的話,可以參考這個旅行社的免費導覽行程,雖然表面上免費,但在結束導覽時,旅客基本上都會給一些小費,這個時候就自由心證了!



-其他

除了以上基本的吃住及交通外,其他的就要看個人怎麼揮霍了!


#一個人出去不怕危險嗎?


這一點倒是沒有預設太多的立場,但不論到什麼地方都要保持警戒心。

歐洲自從爆發歐債危機後,歐洲的經濟大不如前,突增很多街友。以前經濟好的時後,西歐大量吸收從東歐或其他國家移入的人們,經濟崩盤後,當初移入的這些人有一些頓時失去經濟來源,選擇流落街頭,甚至去偷或去搶。

如果還是不安心的話,建議出發前到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的網站參考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或是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參考國際重要疫情資訊,評估前往旅遊的安全性。


#有沒有什麼深刻的體驗?

-故事一:巴黎與鼠為伍的住宿經驗

在選hostel時,太注意價格而忘記(負面)評價。選到一間hostel在治安較差的區,一走出車站就有很多怪人盯著你看,落單的女性還會被逼到角落硬逼你用兩倍價買半價的票。

住的房間看起來像車庫,裡面擠了十幾張上下舖,衛浴設備差,最可怕的事隔天一早還看到好幾隻老鼠在地上爬,我放在房間內的零食也被咬破了,衣服上還留了一顆老鼠屎,內心想:「天啊!這是什麼地方!還我18歐!」


-故事二:與流浪漢共處一室

在盧森堡車站等凌晨開到布魯塞爾的巴士,因為外面氣溫低,所以我躲在車站候車室裡耗時間,同時坐在我身旁的是一個不修邊幅而且散發異味的流浪漢;而我前方是一個不知道在跟誰講話的醉漢,深怕他因為我的膚色而向我靠近,深夜溫暖的候車室根本就是遊民的溫床。


-故事三:因禍得福的意外之旅

在尼斯錯過了到米蘭的巴士,想盡辦法到達米蘭後,卻發現原本預定的房間被讓租了,在不知所措的情形下,意外地走進一間中國人經營的義式餐廳,餐廳的老闆娘好心的安排我住下,免費收留我兩天,而且每天宵夜都有比薩吃,說我到底是不幸還是幸運呢?(註5)

(註5) 參閱網誌<[義大利] 因禍得福的時尚之都.米蘭>

但有了這些磨練,的確是使心更加堅強了!



#最喜歡哪個國家或城市?

一路上都有人問我:「覺得哪一個國家或城市最好玩?」,但是我卻回答不上來。我認為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我自己也沒有特別的偏好,要是真的要選的話,我會說:「蘇格蘭、奧地利與瑞士的交界或土耳其。」

「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應該已經被講爛了!但幸好我遇見的朋友都是好人,說真的為我的旅途增添了許多色彩。

原本對巴黎的印象很差,直到遇到愛跳舞的朋友們,一起聊天一起玩,才把那些不愉悅的事拋諸腦後。


跳舞的朋友很棒
在土耳其番紅花城遇見的日本朋友,雖然只培養了一天的友誼,但隔天早上要離開前還列隊向我道別,叫我怎麼能忘呢!

友善的日本朋友們
在土耳其哥樂美散步的時候,遇見一對祖母與孫子,雖然語言上溝通不來,但暗示要我幫他們把載滿蘋果的推車推回家卻不難懂,最後還得到了一串葡萄當作是付出勞力的獎賞,那串葡萄真的是甜到心頭裡!

可愛的祖孫兩人

上路吧!旅人們!
旅途上的貴人們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lieve You Can Then You WILL (資料來源)
一趟歐亞長途旅程回來,大概一半的人會問你:總共花多少錢?應該很貴吧?另一半會說:你英文一定很好!

背包客就是預算有限,所以錢花得恰到好處很重要,但英文要不要很厲害???我認為這倒不一定。

歐洲通行的語言有很多種,英文只是其中之一,並不是走到哪都有人會流利的英文。講到這腦海飄過一幕情景:有遊客在法國羅浮宮的廣場用英文對著天空喊說:「請問這裡有人會說英文嗎?」(笑)
法國羅浮宮廣場
依我的經驗來說,日耳曼語系國家,英文通常也廣泛地被使用,如英國(廢話)、德國與荷蘭,但是如果在拉丁語系國家,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講英文相對會比較受挫!


就算是英文也有分腔調及用法

本來以為對印度腔跟澳洲腔熟悉就可以打天下,但事情沒那麼簡單...

蘇格蘭雖然也是講英文的地方,但有別於正統英國腔,在地人講英文有個非常濃厚的腔調,剛開始也是要聽好幾次才能知道對方想表達什麼?但我覺得也不用太害怕,如果真的不懂對方說什麼,那就臉皮厚請他再說一遍也無妨啊!

在格拉斯哥的時候,在青年旅館碰到一個俄國人,他的英文是我在青年旅館裡碰到最差的,大概只懂「你」「我」「他」與「數字」的程度,但人家也是不畏語言障礙在當背包客,只不過他的特色是坐在床上使用筆電,鮮少與人交談。
格拉斯哥 ST ENOCH Hotel

普通話有時也會通

全世界講普通話的人口有12億,是全球最多人說的語言,幾乎到哪裡都會碰到會講普通話的人,就連世界盡頭隔壁的諾魯(註1)也有很多中國人在島上做生意。


(註1) 延伸閱讀 <[諾魯] 最小的共和國度>


住青年旅館時,偶爾也會遇到來自香港或中國的室友(台灣人真的極少),趁這個時候想說中文的時候就可以盡量說!
青年旅館房間
流落在米蘭街頭時,也是被一個好心的米蘭人帶到一間中國人開的義大利餐廳,才得以獲救!(註2)
中國人經營的義大利餐廳
(註2) 延伸閱讀  <[義大利] 因禍得福的時尚之都.米蘭>


沙發衝浪也有機會遇到會說普通話的沙發主,在倫敦的沙發主-龍哥,就是個華人(註3)
龍哥與我
(註3) 延伸閱讀 <[英國] 倫敦的沙發衝浪初體驗>

巴塞隆納的沙發主Edu也曾經到中國念書,老婆也是中國人的他,普通話講得很好,我們對談幾乎都是用普通話,極少用英文(註4)交談但這種機會真的不多,可遇不可求,除非你把普通話(Chinese/Mandarin)列為是尋找沙發主的必要條件之一,也不保證一定找得到。
我與Edu


語言也有失靈的時候

當然,很少有人能夠精通各國語言,如果遇到無法溝通的時候,也只能用眼神及身體語言溝通了!

在土耳其Cappadocia亂晃時,突然被一個小朋友揮手叫住,意示我過去幫他祖母推剛採收完的蘋果回家,老奶奶怕我不答應,拿出一串小葡萄想酬謝我,好可愛的老奶奶!
我(拿一串葡萄)與老奶奶
可愛的祖母與祖孫

結論

英文不好也不要怕,還是可以出國旅遊,甚至當背包客。不過英文好就很加分,畢竟背包客與背包客之間還是以英文交流為多,會聽懂更多有趣的故事!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帕多奇亞(英文:Cappadocia,唸作ka-pa-do-kia)是一歷史地名,位於土耳其中部的Anatolia高原。卡帕多奇亞的地形特殊,本被火山灰覆蓋之地,較脆弱的岩層經過千百年的風雨侵蝕後,形成了許多圓錐狀或蘑菇型岩石(精靈的煙囪)。

本來在預定的行程中並沒有這一站,預計在Safranbolu之後就要前往Pammukale,後來是因為在Safranbolu的時候,一些日本與韓國朋友的推薦之下,立刻改變行程,轉前往Cappadocia。


在番紅花城(Safranbolu)與日本朋友道別後(註1)打算到Cappadocia的哥樂美(Göreme)搭熱氣球,於是一早與昨晚認識的日本及韓國朋友前往番紅花城的巴士總站,預計先到安卡拉(Ankara)轉車,番紅花城到安卡拉的車票是25TL(Metro Bus)。

(註1) 遊記請參考:[土耳其] 古鄂圖曼風的番紅花城Safranbolu 2013.11.07-8
番紅花城巴士總站 
Metro客運
安卡拉到哥樂美票價是40TL(Metro Bus)。因為先前遇到的旅人都跟我說安卡拉沒什麼可以玩的,所以此行就沒有停留在安卡拉的打算。

安卡拉的客運總站可以找到通往土耳其各地的客運而且競爭相當激烈,很多人會在櫃台前拉客,但要小心(如果)那些人不屬於巴士公司,當你找上門的時,或許會敲你一筆!
安卡拉客運轉運站
前往哥樂美的路上,有個土耳其人Burak坐我旁邊,他在安卡拉念醫學系,英文講得還不錯,還好有他陪我聊天解悶,我也趁機問他一些有關土耳其的事。

途中經過一個鹽湖(tuz golu),聽Burak說原本是土耳其數一數二大的鹽湖,但是現在面積越來越小。我跟日本、韓國的朋友趁休息時間,橫越馬路衝到對面去一探究竟,結果真的剩下地面上的白粗鹽了。
經過一個鹽湖
從番紅花城到安卡拉轉哥樂美
到了預計住宿的Ishtar Cave Pension,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接待我的是一個漂亮的日本女生(註2),她跟我說:「我運氣還不錯,前幾天的天氣不好熱氣球停飛,不過明天天氣會好轉。」接著說:「這間民宿老闆也是會開熱氣球,明天也要出團,價格是120歐元。」

我一聽到這個價格我就馬上倒退幾步說:「有點貴,我還是去看看就好!」
白天的Ishtar Cave Pension
(註2) 剛開始她說她是來打工換宿,據了解,她其實是民宿老闆的未婚妻。

也因為如此,探聽完熱氣球起飛時間與地點後,預計隔天要五點起床,然後走到起飛地點附近去看熱氣球。

隔天早上五點多天還沒亮,就按照計畫地步行前往熱氣球起飛的地方...

但一邊走著一邊想說...走路有點遠,不知道附近有沒有腳踏車可以租??

就在我東張西望的時候,有個人馬上開門出來問我:「May I help you?」(可惜的是他是旅行社,不是租車店)。

(剛開始,我對這個舉動其實有點遲疑,但我還是走了進去。)

一進門我就問:「請問,熱氣球的起飛地點怎麼走?」

但他一開始就不打算要跟我聊天,他說:「你來這裡有搭熱氣球嗎?來到這裡不搭熱氣球真的會很可惜!」

他說:「你是我今天第一個客人,我可以給你好價錢。」
我回:「太貴了啦!我是個窮苦學生背包客,沒那麼多錢。」
他問:「那好,多少錢你可以接受?」
我出價:「五十歐!(直接先砍半XD)」
他回絕:「Impossible!」
他超直白地說:「我要給熱氣球公司八十歐,要不然九十歐如何?」

我考慮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要衝!(而且還說不用立刻付錢,搭完再回來付錢就可以了!)

於是,過沒多久我就被載到熱氣球公司的接待中心,跟早上準備搭熱氣球的人們一起用簡單的早餐。
熱氣球接待中心
倉促的吃完早餐後,又立刻被送往今天要搭熱氣球的地點,才發現這個時候天已經微亮了!本來都已經坐上了20人座的大球,但又被叫去搭另外一個10人座的小球,搞得我連注意事項都沒聽就起飛了!
熱氣球準備升空的樣子
熱氣球正下方
在國內都還沒搭過熱氣球,第一次就獻給了土耳其,但是卻倉促到我連期待又緊張的心情都沒有!
石窟
熱氣球剛開始在山谷間低空飛行,有時感覺就快要撞上山壁,但卻可以看到山谷中奇形怪狀(蕈狀)的岩石以及古人所鑿的石窟(註3)

隨著熱氣球越飛越高,有時穿越雲霄,彷彿自己在制高點,可以清楚的看見各家旅行社的熱氣球與整個山谷的壯麗。

(註3) 這裡的洞窟,最早是給人居住用的。後來拜占庭時期,教會或修道院也在此開鑿石窟,作為教堂使用,石窟還繪有富有基督教色彩的壁畫。
台灣的雄獅旅遊
眾多的熱氣球一起翱翔天際
隔壁的朋友 你們好~
石窟洞穴
雖然說天氣好轉可以搭上熱氣球算是好運,但以整體能見度來說還是有點可惜,天空都蒙上了一層白霧,無緣見到太陽從山谷中爬起且光芒四射的模樣。
俯瞰整個Cappadocia



美麗的地形與房屋湊成了一幅畫
居高臨下的感覺
下降時,機長說:「要準備下降囉~」

只看所有的人呈半蹲姿勢蹲下,我雖然沒有搞懂是怎麼回事?但立刻跟著所有人一起蹲。

我後來想想,可能是我原本從20人座換到10人座,中間沒有聽到起降的注意事項,還好我反應也夠快,不然降落時的衝擊力道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想呈半蹲姿勢應該是可以減輕我們雙腳所承受的撞擊力道吧!
熱氣球降落的樣子
十人座的小熱氣球
結束後,熱氣球公司立刻擺出一張小桌子,上面擺滿了高腳杯,由機長來倒Cappadocia產的葡萄酒,要與大家一起慶祝,而且頒發飛行證書。

話說,飛行過程中,我不得不承認這個「機長」蠻幽默的,他說:「我是在俄羅斯受訓的,但今天是我第一次在這裡飛。」還有一次飛經一個墓園,他這樣地介紹:「我們現在經過的這個墓園,埋的都是搭熱氣球失事的人。」

當時氣溫真的很低,已經抖到不行的我,還好喝下了一口葡萄酒,那種回暖的感覺真好!
飛行順利的慶功宴
飛行證書
就這樣結束了約莫一個小時的飛行,說實在蠻過癮的!再加上卡帕多奇亞絕美的景緻,覺得花九十歐算是值回票價!

搭完後,我乖乖地回到旅行社付錢,然後順便問了其他的旅客他們付多少錢搭熱氣球?

一聽到他們說:「一百二十歐」,我鬆了一口氣!哈哈哈哈!

旅行社
ps. 後來聽韓國朋友他們自己找韓國的旅行社是100歐元,但我不曉得找台灣的雄獅會不會比較便宜?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個月初,我的荷蘭朋友Kim與Pieter就要步入禮堂了,替他們開心之餘,我也很謝謝他們在我窮遊歐洲的時候伸出援手,那趟旅途實在是相當難忘!

猶記...我跟新郎Pieter在台灣第一次見面時,我們聊天,他說他來自Friesland(弗里斯蘭省),然後我想了一下??心裡浮現的是:「Friesland在歐洲的哪啊?」直到Kim的爸爸說:「不用太理會他,Fresland只是荷蘭的一個省份,他們Friesian(弗里斯蘭人)都怪驕傲的!」
結婚邀請卡




荷蘭由歐洲區與加勒比海區兩大部分組成,加勒比海區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而歐洲區是由12個省份構成,而Friesland(弗里斯蘭省)位於北荷蘭。

Friesland的省旗
這個省的人似乎不覺得自己是荷蘭人,更正確地來說,他們覺得身為Friesian比身為荷蘭人更為驕傲!

乍聽之下好像還好,感覺沒什麼地方好說的,聽起來就像天龍國人在台灣一樣,以身為天龍國人為驕傲。

但Pieter釋放出的感覺,讓我覺得他已經有點幾近OCD(強迫症)的範疇了!舉例來說:隨口提起他是Friesian算是常態,iPhone手機殼是Friesland省旗也不意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個酒吧裡,我們原本聊著天,但下一秒他似乎聽到吧檯有人在講Friesland,他就跳起來馬上衝上前去問說:「你們也是從Friesland來的嗎?」

這一切在Kim的眼裡看起來就像家常便飯般...

但我心裡想這不知道是在演哪一齣?
AMSTEL BIER
我在思考...這會不會跟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人一樣(註),覺得自己不是這個國家的人,也想要獨立出來,可是從來沒聽說過荷蘭的Friesian在搞街頭運動啊?


於是我問他們,為什麼Friesian會如此地驕傲以自己為榮?

Kim也說不太上來,她說大概是Friesian有自成一派的語言(方言)吧!

於是我查了一下發現原來現在荷蘭語是五種方言的集合體,其中Friesian自成一派,跟其他地區的方言不相通,Friesian卻越來越不使用自己的語言,使得弗里斯蘭語快要瀕臨絕種,我想這或許就是Pieter為什麼聽到關鍵字就那麼興奮的原因了...

另外,我還好奇的上孤狗大神打「why friesians are so proud? 」,跑出了幾個網頁是說Friesian是一群很驕傲的人,他們飼育出一種「Friesian Horse」,這種馬是一驍勇善戰的黑馬,參與古羅馬人在大不列顛Hadrian's Wall的戰役,而這種馬也反映出Friesian對於自己的高標準與堅持!


故事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新郎的背景有沒有多一點的認識?


還有,歐美人士的婚禮是不收紅包禮金的,他們會希望你送他們禮物,而且這些禮物會是他們所需要的或是剛好可以幫他們打點新家的東西,例如:傢俱等。這點我倒是非常欣賞,希望有機會也可以這樣!

若不是要上班,我大概準時連人帶心都飛到荷蘭去了!
攝於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前


<後記>

補上結婚當天的影片!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泰隆尼亞(加泰隆尼亞語:Catalunya)是西班牙的自治區之一,位於西班牙的東北方,而巴塞隆納(Barcelona)就是加泰隆尼亞的首府。
 
在巴塞隆納旅行時,應該不難看到家家戶戶或是大街小巷都掛著加泰隆尼亞星旗的畫面,尤其是在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註)之後。
 
(註) 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其訴求是把西班牙境內的加泰隆尼亞語區變成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掛著許多星旗的住宅
 

文章標籤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加泰隆尼亞(加泰隆尼亞語:Catalunya)是西班牙的自治區之一,位於西班牙的東北方,而巴塞隆納(Barcelona)就是加泰隆尼亞的首府。

在巴塞隆納旅行時,應該不難看到家家戶戶或是大街小巷都掛著加泰隆尼亞星旗的畫面,尤其是在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註)之後。

(註) 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其訴求是把西班牙境內的加泰隆尼亞語區變成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掛著許多星旗的住宅


題外話...說到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的旗幟,我還蠻喜歡這樣的配色,如果可以把它也變成超級英雄身上的衣服,如威漫的美國隊長這那樣,應該也是一個時尚度滿分的超級英雄吧!

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的象徵旗幟(from Wikipedia)

到底加泰隆尼亞人跟西班牙到底有什麼不解的情緣呢?

自古,在伊比利半島(The Iberian Peninsula)還沒有西班牙王國時,加泰隆尼亞的發展其實不輸給當時其他的地區,而且也因地處地中海沿岸的關係,加泰隆尼亞語(區)的勢力遍及法國、安道爾及義大利。可惜的是,在之後的王室聯姻與王位爭奪戰中,加泰隆尼亞漸漸地失去了勢力。

於十九世紀末到現今,加泰隆尼亞都是西班牙的重要工業地帶之一。我在巴塞隆納的沙發主Edu也說:「西班牙北部的經濟比南部好很多,其中加泰隆尼亞地區是最富庶的地方。」

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人口約占西班牙的十分之一,但經濟收入卻占西班牙的五分之一以上。近年因歐債危機,西班牙的經濟衰退,政府又向加泰隆尼亞區賦予重稅,造成此區的人民覺得憑什麼拿他們的錢去貼補整個西班牙的缺口,因此加速了此區人民的獨立運動。


街頭運動
上次在巴塞隆納的時候也遇上了街頭運動,但後來問Edu才知道這次的運動與獨立無關,好像是針對政府提出的教育方針在抗議。

抗議者看起來好像都是年輕學子居多...
穿白袍的抗議者
後來,意外地在這城市的小巷弄間,我發現了兩個在踢足球的小朋友,我想足球這項運動在西班牙就如棒球之於台灣吧。
踢足球的孩子

不知道是不是在西班牙看球賽本來就很貴的原因,還是因為是獨立情節(巴塞隆納隊 vs 皇家馬德里隊)的關係?所以一張最便宜的票(下圖深藍色座位區)都要375歐元,如果歐元對台幣的匯率為1:40,那375歐不就相當是台幣15,000元!貴翻了!

巴塞隆納隊 vs 皇家馬德里隊 的票價
這次2014的足球世界盃,上屆的冠軍西班牙對上荷蘭時大爆冷門,以1比5輸給了荷蘭隊,我想西班牙人應該很不是滋味,但是臉書上巴塞隆納的朋友卻冷冷又帶點驕傲地說:「Don't feel sad for me, I'm a Catalan.」
2014 FIFA 西班牙 vs 荷蘭 比賽結果

雖然沒有去過西班牙的其他地區,但是巴塞隆納這個城市給我的感覺,可能就像是台北這樣的天龍國吧!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