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27清晨兩點半與Eric從台中坐統聯到桃園機場,要趕早上六點多的Jetstar飛關西,到關西機場後已經快中午了。從關西機場到京都,搭乘日本鐵路「遙號」特急列車Kansai Airport Express はるか約需75分鐘,無劃位的票價為日幣¥2,980,劃位票約日幣¥3,500,每30分鐘一班車。當然選無劃位的車票即可。京都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當時名為「平安京」,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一直到了1968年明治維新時期又遷都至江戶,即今日的東京。
 |
Kansai Airport to JR Kyoto St. via JR Haruka |
 |
KANSAI AIRPORT EXPRESS はるか |
京都市區的遊玩地點如下。因為京都的交通系統比東京的交通還要複雜,要來之前最好可以先做功課,分析一下哪些點是要搭公車、地鐵或走路可抵達,有助交通費的安排(可參考京都交通)。畢竟要參觀那些世界遺產或是名勝古蹟大部分是要付門票的,錢可要省著花!
 |
The places I visited in Kyoto |
 |
JR Kyoto Station and Kyoto Tower |
JR京都駅的建築相當有特色,挑高及鋼鐵支架的設計,除雄偉外也具現代感。新京都站建立之時正逢平安時代遷都至京都的1200週年紀念。於1997年開幕,新潮的外觀完全顛覆許多外國遊客對京都身為傳統日本古都的既存印象。走出京都車站就可以看到矗立在你眼前的京都塔「きょうとタワー」,於1964年完成,塔高133米,展望台位於100米。外觀就像一支蠟燭般 ,而塔下的建築物為酒店、商店、餐廳及浴場 。
Guest House Jalan-do
 |
Entrance of Guest House Jalan-do |
 |
膠囊氏的房間,一個蘿蔔一個坑。 |
Jalan-do是在agoda上找到的,訂房網站上的照片及價格都很吸引我們,所以我們就下訂了。從地鐵京都駅出發經烏丸線到烏丸御池駅,票價為日幣¥210。這間旅宿位置很隱密,沒有明顯招牌,一不小心就與它擦身而過,不過距離清水寺附近的景點還算蠻近的。男女生的房間分開,膠囊式的房間而且床下還有一個小置物櫃。值得一提的是服務員親切英文好,而且環境相當乾淨。如果不介意一格一格的膠囊式房間,Jalan-do真的很值得推薦!
清水寺 Kiyomizu-dera
 |
仁王們與三重塔 |
 |
地主神社 |
 |
遙望清水舞台 |
 |
音羽瀑布 |
清水寺「きよみずでら」是我們京都大阪行的第一個觀光景點,在Jalan-do安置好行李後,走到四条通上搭公車(註)往清水寺去,我們在靠近五条坂之公車站下車,沿著五条坂走到清水寺大概要十分鐘左右。清水寺是日本最有名的寺院之一。清水寺正殿以北是地主神社「じしゅじんじゃ」,是日本有名的結緣、祈求戀愛運的神社。神社正殿前方有一對相距約18公尺的「戀占石」,據說善男信女只要在此閉上眼睛,心裡想著你喜歡的人,從第一顆戀占石筆直走到另一顆戀占石,日後必可成就美滿姻緣,而穿梭兩石之間的行人則代表戀情的阻礙次數。清水寺正殿的參觀費用是日幣¥300,大殿前是懸空的清水舞台,建築氣勢宏偉,結構巧妙,採用139根木柱搭建在斷崖之上,只靠著木柱交錯縱橫取得支撐力,未用一根釘子。走下清水舞台旁的階梯,可以看到很多人排隊在接羽音瀑布的泉水喝,清水寺名就是由於這條瀑布的清澈泉水而來,泉水又分流成三道分別代表長壽、財運和學業。Eric也跟著人群再排隊,雖然有貼心地提供長杓給遊客接水用,但手不夠長的他,接起水來還是有那麼一點尷尬。
(註) 搭巴士時請從後門上車,前門下車。下車時給付車資。在中京都內的大部份地方,每次搭乘費用都是統一票價日幣¥220。
法観寺八坂の塔 Hōkan-ji
 |
路上穿和服的女子 |
 |
人力車伕 |
 |
八坂の塔 |
從清水寺前的松原通(清水道)直走到「七味家本舖」右轉小徑,即「三年坂」。走進這條小徑,放眼望去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築,裡頭有各式各樣的餐廳、特產店及精品店,而且常常看到穿著和服的人及車伕穿梭其中,是一條相當適合散步且相當有京都風味的小徑。向著遠方的八坂の塔走去,即可抵達法観寺「ほうかんじ」,法観寺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臨濟宗建仁寺派寺院。八坂の塔(其實只有五層),為京都最古老塔樓建築,樓高46公尺的八坂の塔在一片低矮的民宅中,成為東山最醒目的地標。但我們沒有進去參觀,只是在一片矮房中顯得相當醒目而已。
ひさご親子丼
 |
ひさご |
 |
親子丼 |
「ひさご」為葫蘆的意思,是京都「親子丼」的名店之一,創業超過七十年以上,再加上旅遊書上寫著「全國第一」的稱號,真的很難不來瞧瞧。位於八坂の塔與八坂神社之間的河原通中,如果沒有排隊的人潮,可能很容易錯過它了!沒有排隊的人潮?這就是我疑惑的地方。如此一位難求的店,怎麼會沒有人排隊?不過這樣也好,少了人潮也不用排隊。進去之後,我們是第二組客人,不用擔心看不懂菜單,貼心的店家早就設計好了英文菜單,反正點日幣¥980的親子丼就對了。上層的蛋汁滑嫩還有青蔥點綴,雞肉飯搭配甜鹹適中的醬汁,其實還不錯吃。而且一碗親子丼的份量絕對可以讓你覺得飽足,如果有到清水寺的話,就不能錯過!
八坂神社 Yasaka Shrine
 |
八阪神社大門 |
 |
八坂神社賣的祉園季繪馬 |
繼續沿著河原通往四条方向走,就可抵達八坂神社的後門。八坂神社「やさかじんじゃ」又稱為祇園神社(無料參觀),其祇園祭「ぎおんまつり」於每年的七月份舉辦,是日本最大的祭典之一。祇園祭之源由為早期京都人為了消滅瘟疫,特地從印度請來的牛頭天王神鎮壓,沿傳至今轉變為京都三大祭典之一,而八坂神社供奉的正是牛頭天王,在日本是相當特殊的神社建築,不但香火鼎盛也是藝妓最常造訪的寺院。只可惜我們到京都的時候已經是七月底了,閉幕的活動就不如開幕如此的盛大,所以就沒看到華麗的花轎巡遊。
花見小路 Hanamikoji
祇園是京都最著名的藝妓區,祗園的特點是其傳統木製的町屋建造風格,也是京都市中其中受歡迎的觀光點之一。這區在八坂神社前於四条大街和鴨川之間,有多間茶室,電影院,商店和餐廳,為藝妓花街文化的發源地。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四条大街至建仁寺的花見小路「はなみこうじ」,沿著花見小路漫步,欣賞兩旁的美麗古建築是體驗傳統祇園的好方式。傍晚時分,在此小徑裡穿梭,可以看見一些穿和服的遊客及日劇才會出現的送餐小弟。而兩旁的餐廳看起來都怪高級的,我們倆不敢輕易嘗試,所以就離開了。
鴨川 Kamo-gawa
 |
歌舞伎的始創者-出國之阿雲 |
 |
河川旁休息的人與餐廳 |
走了一整天的我們,來到位於四条大橋下的鴨川「かもがわ」休息。 一邊是餐廳,一邊是坐在岸邊休息聊天的人們,讓我想到新加坡的克拉碼頭(參見新加坡之旅)也是這樣的景色。三條大橋和四條大橋之間,下午到晚上這段時間會有許多人在此逗留。27日這天是禮拜五,可能天剛暗,人還沒那麼多,但餐廳卻已高朋滿座。但聽說岸邊人數無論如何增加,情侶或人群之間的間隔都會成為等間格,此現象有時便被稱為「鴨川等間隔的法則」,我們拍的照片來看,好像還真的有那麼一回事耶!
Second House東洞院通店
 |
Second House東洞院通店 |
 |
甜點 |
我們為了找個地方上網,所以從旅遊書上找一間看起來不錯的咖啡店,吃點東西順便用wifi上網。Second House東洞院通店位於錦市場附近的東洞院通上,除了是咖啡店外,中餐及晚餐也有提供義大利麵料理,旗下還有另一間公司「French o.mo.ya」是高級法式料理店。一份甜點或一杯飲料的單價都在日幣 ¥500左右,雖好吃但不是很便宜,值得一提的是店員的服務態度相當親切。
金閣寺 Kinkakuji
 |
金閣寺入口 |
 |
金閣寺門票及簡介 |
 |
金閣寺舍利殿 |
 |
卡通 一休和尚 |
 |
冰店 |
 |
金閣寺外山頂上的大字燒 |
7/29我們在京都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今日行程是有名的金閣寺「きんかくじ」,其正式的名稱為鹿苑寺「ろくおんじ」,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 西元1397年,隱退的將軍足利義滿開始興建金閣殿,作為他新宅邸的一部分,又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所以又被暱稱為「金閣寺」。金閣寺的參觀費用為日幣 ¥400,一走進去滿滿的國內外遊客都在拍那金光閃閃的舍利殿。走到舍利殿旁,那金碧輝煌的程度更是驚人,差點睜不開眼睛。其實一直覺得金閣寺很眼熟,不知道在哪裡看過?後來發現,原來金閣寺就是小時候經典卡通《一休和尚》中「洪將軍」的住處,原來洪將軍的本名叫作「足利義滿」啊,又長了一智!對了,京都的夏天很熱,走在街上都可以看到有人再發扇子,金閣寺的外頭有飲料及冰店,如果熱了累了,還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
二條城 Nijō-jō
 |
二条城大門 |
 |
二条城外 |
離開金閣寺後搭著公車來到了二条城「にじょうじょう」,二条城是一座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二條城町的城堡,建設於1603年江戶時代初期。由德川家康所建,他是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他修建二条城是為了讓他自己及其子孫在京都有一個住所。 參觀費用要¥600,但裡面有些建築物在整修,再加上實在是累了,所以就在城外逛逛而已。
西本願寺 Nishihonganji
 |
西本願寺大門 |
 |
西本願寺廣場 |
西本願寺「にしほんがんじ」,正式名稱為龍谷山本願寺。既有西本願寺,也有東本願寺,但我們沒有到東本願寺去參觀(可參考別人的遊記-東本願寺、西本願寺),其實西本願寺也是搭公車經過時才決定要下車看看的(無料參觀)。老實說,京都是一個很經典的歷史古城,剛看到那些雄偉的古老建築,會相當的驚嘆。但三天後你可能就會開始麻木,就算有旅遊書的陪伴,雙腳還是會走得非常辛苦。剛到西本願寺時,的確也覺得這木造建築相當雄偉有特色,但殊不知累到一坐在階梯上就睡著了,殿內的照片其實都是Eric拍的。
京都值得一看的事物絕對不只這些,這個城市的內涵可不是兩三天就能體會完的。希望下次還能有機會來京都一遊,但可以的話挑春天或秋天,體會一下不同的京都之美!
此次的關西五日遊,前三天兩夜(7/27~29)都是住在京都,第一天及第三天是在京都市區遊玩,第二天則是到京都市郊的稻荷及宇治;後兩天一夜(7/30~31)則是住在大阪,後兩天就於大阪與奈良兩地觀光。
部落格參見
關西五日遊-稻荷、宇治篇
關西五日遊-奈良篇
關西五日遊-大阪篇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旅遊算是大學室友間的聚會,男宿四樓八號房的成員有我、Hank、Matrix及BBin,BBin畢業後就到新加坡工作了。新加坡之旅已經講很久了,原本是因為BBin想要離開新加坡了,所以決定他離開之前我們其他人應該要到新加坡找他玩一趟。怕淪為說說,在喬好時間後決定5/19-21這個周末要去,可惜Matrix正計畫要去澳洲打工不能出席,只好我跟Hank前往。
 |
The places we visited in 2 days in Singapore
在新加坡兩天玩的點 |
#交通
 |
MRT system in Singapore
新加坡地鐵系統
|
像台北有悠遊卡一樣,新加坡也有ez-link(易通卡),每張售價$12新幣(內含$7元儲值金,另外$5是製卡費不可退),可在各大地鐵站及7-11加值,每次加值必須是$10的倍數。新加坡不大,地鐵到哪裡都很方便,卡片餘額用完再加值即可。
This landmark Indian-Muslim restaurant opposite Sultan Mosque has been serving nasi biryani, murtabak, roti prata and other dishes for over 100 years.
 |
SINGAPORE ZAM ZAM
印度料理ZAM ZAM
|
 |
Murtbak Mutton
羊肉餡餅 |
中午剛到新加坡的第一餐就是ZAM ZAM,雖然那個時候還在尋找落腳之處,但肚子餓了總得吃飯吧!於是BBin帶我們到武吉士站(Bugis)附近這間穆斯林餐廳吃飯,只記得那個時候拖著一個行李箱在大太陽底下繞了好久,好不容易有個地方可以坐下來吃一頓飯,還沒仔細研究菜單,就已經草草的點完了,但BBin說他之前有來吃過,就相信他了。我吃完的心得是羊肉餡餅還不錯,但其他菜色的辛香料味比較重,就不是很喜歡。
Lau Pa Sat
Lau Pa Sat (or “old market” in the Hokkien dialect) was Singapore's first wet market that dates back over 150 years ago to the time of Sir Stamford Raffles, the founder of Singapore.
 |
Lau Pa Sat near Raffles Place Station
老巴剎
|
 |
沙嗲、烤蝦配啤酒 |
老巴剎在地鐵萊佛士站(Raffles Place)附近,進入老巴剎一放眼望去都是餐廳,中間都是座位區,而後面(戶外)有幾間類似台灣的熱炒店,很適合三五好友下班後來吃點東西、喝點啤酒的那種,當然這裡也少不了酒促小姐。我們點了沙嗲跟烤蝦再配點啤酒,享受著在新加坡第一天的傍晚,這種感覺還不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酒促小姐年紀稍長了些,而且問你要不要加點啤酒的口氣有點差,關於這點,我覺得新加坡應該要派人到台灣觀摩一下什麼才叫做「酒促小姐」!
Ya Kun Kaya Toast
Ya Kun Kaya Toast is a Singapore-based chain of mass-market, retro-ambience cafes selling toast products (notably kaya toast), soft-boiled eggs and coffee. Founded by Loi Ah Koon in 1944.
 |
Ya Kun Kaya Toast
亞坤 |
 |
半生熟蛋與咖啡
|
其實亞坤早就有台灣分店了,只是再到新加坡前完全不知道而已,但既然來了怎麼可以錯過「咖椰吐司」跟「半生熟雞蛋」。在新加坡分店很多,這間是牛車水站(Chinatown)附近的那間。咖椰吐司外觀是有點焦褐色的吐司,酥脆的吐司,再搭配上咖椰醬,吃起來味道還不錯!我還買了幾罐咖椰醬當伴手禮回台灣。另外,半生熟雞蛋要淋上醬油後,與醬油均勻混和後吃,吃起來滑滑嫩嫩的還okay啦!
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
Located in Maxwell Food Centre on Maxwell Road, Tian Tian specializes in Hainanese white chicken rice.
 |
TIAN TIAN Hainanese Chicken Rice
天天海南雞飯 |
 |
肉骨茶配油條
|
肉骨茶也是新加坡產之一,花拉公園站(Farrer Park)附近有兩家肉骨茶店在同一條Rangoon Rd.上,一間是「發起人」,另外一間是「黃亞細」。走著走著殊不知就下起了雨,跑進騎樓躲雨後才發現這間店就是發起人肉骨茶,一進去店裡就發現牆壁上滿滿的是老闆與中港台明星的合照,於是我們就點了一份肉骨茶一起吃。嚐了幾口之後就覺得沒有很特殊,只覺得是胡椒味很重的排骨湯,跟我之前在台灣吃的肉骨茶很不一樣。吃完發起人之後再走到Rangoon Rd.的另一頭,找到另一間黃亞細肉骨茶餐室,但已經沒有胃的我們只好進去買幾包肉骨茶粉包當紀念品了。
 |
NEW MANLEE in Taichung, Taiwan
臺中西區新萬利肉骨茶
|
新萬利跟本次新加坡美食無關,這是台灣台中市西區的一間肉骨茶餐廳,似乎源自於馬來西亞,其肉骨茶的湯頭如藥膳般相當濃郁,而不像只是放很多胡椒調味而以,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家的味道。有經過台中玩的朋友,不妨來試試!
Geylang Lor 9 Fresh Frog Porridge
Geylang Lor 9, are known for 2 things. Frog Leg Porridge and Fried Beef Kway Teow, located in the corner of Geylang Road and Geylang Lor 9, it is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red light district.
 |
Geylang Lor 9 Fresh Frog Porridge
芽籠九巷田雞粥 |
 |
田雞(中)配粥(左上) |
BBin問我們想不想吃田雞粥,我雖然回答好,但其實我完全沒有意料到是「青蛙」,一直以為是「甜雞粥」的我當然回答好啊。所以我們坐地鐵到加冷站(Kallang),BBin向我們介紹芽籠很多外勞居住,政府擔心外勞長期居住於此會引起一些治安上的問題,於是在此地設置「紅燈區」,好讓外勞們有抒發的機會。走在路上都在注意路旁有沒有穿著比較特殊的女子,根本就忘了此行的目的。到了目的地之後看到招牌才知道是「田雞」,雖然有愣住,但既來之,則安之,吃吧!
#景點
 |
Ion Orchard
烏節路上的百貨公司 |
沒有意外的話,來到新加坡就一定會來烏節路逛逛街。一走出來烏節站(Orchard),立刻看到一間充滿人群的H&M,烏節路就像台北信義區或東區一樣,若要在高級一點的比喻就是日本東京的表參道,整條路上都是逛不完的百貨公司或是精品店。百貨公司內的東西對我們來說也沒什麼吸引力,倒是百貨公司內有很多榴槤口味的食物,如Four Seasons Durians的糖果或冰品,不排斥榴槤臭味的話,不妨試試。
 |
Nice view from Merlion Park side
魚尾獅公園 |
 |
Great view from the top of Marina Bay Sands
金沙酒店頂樓的夜景
|
新加坡的夜晚也相當美麗,像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及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頂樓的風景對於觀光客來說是一定要去一探究竟的。搭地鐵到濱海灣站(Marina Bay)下車,出站後可步行走到魚尾獅公園及金沙酒店,但我們是結束在老巴剎的晚餐,從萊佛士站(Raffles Place)走過去的,可能會花你一點時間跟腳力。
如果你是Party Animal的話,那就更不能錯過克拉碼頭(Clarke Quay)的紫醉金迷了,到處都是餐廳及酒吧,除了可以在那與朋友一起喝酒外還可以欣賞熱鬧的表演。當然,如果是情侶的話也可以到碼頭的另一邊,這邊有情人專屬的空間,哈哈!
#住宿
原本在agoda訂的是A宿,但後來agoda專員打電話來說:「A宿在整修所以幫我換到B宿」。但怕溝通不良,還經過多次確認後,agoda方寄了B宿的voucher給我,到新加坡當天就拿著B宿的voucher找到了B宿,誰知B宿說沒有接到這張訂單,悲劇!因禍得福,後來被安排到這間Bunc Hostel設備齊全而且環境很乾淨,跟B宿比真的是天堂!
 |
Bunc Hostel |
Bunc Hostel位於地鐵武吉士站(Bugis)與小印度站(Little India)之間,距離小印度地鐵站近一點。其外觀是一棟白色建築物,裡面的裝潢也很簡潔大方,看了就覺得舒服。我們的房間是六人房,這兩天除了我們三人之外,還有另外兩個外國人跟一個台灣人。我覺得廁所以及浴室也相當舒適,另外還有廚房跟洗衣間可用。如果去新加坡沒有堅持要住金沙酒店的話,不妨考慮住這!
 |
FUN room of Bunc Hostel
Bunc Hostel的遊戲間
|
原本應該要住兩個晚上,由於飛回台灣的班機是第三天七點的班機,所以第二天晚上就直接待在遊戲室裡面玩Xbox 360(還要邊喝新加坡啤酒-Tiger才對味)到凌晨四點再搭計程車回樟宜機場check in。把新加坡兩天當作周休一樣在玩,真的是筋疲力竭。這兩天我們已經盡力了,應該還有很多地方還沒開發過的,就留給下次吧!See you next time, Singapore!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菸酒生的生活苦悶,除了平日偶爾夜唱外,周末時也要出門踏青,呼吸新鮮空氣來調劑身心。彩虹眷村自從紅了起來之後,就一直沒時間去一探究竟;而楓樹社區與瑞井社區則是在雜誌《台中Walker 第40期》中看見的,雜誌的介紹引起了我的興趣,所以也順便把它們列入假日遠足地點之一。其實這三個社區我是分不同的兩次去的:「彩虹+瑞井」與「楓樹」,但如果早點出門,規劃成一日遊我想也是可以的!畢竟楓樹及彩虹社區都位於台中南屯區,相距也不算遠!
 |
(圖來源:博客來) |
不是要打廣告,只是要說我看的是這本雜誌,順便讓大家看看清涼漂亮女生的照片(誤)。
 |
A. 楓樹社區 B.彩虹眷村 C.瑞井社區 |
如果要一天走完的話,這就是三個社區的各別位置圖,(A)楓樹社區、(B)彩虹眷村及(C)瑞井社區,但...不知道為什麼用Google Map標示這三個社區時,地圖就自動轉換為「Treasure」模式,難道說...這中間藏有什麼祕密?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台中南屯區-楓樹社區
楓樹社區網站提及:「楓樹社區昔日舊稱下楓樹腳,創庄於西元一七三六年,位於台中市西南端,緊臨烏日,自古即為中部開發古道上的重要農村聚落,從鹿港到犁頭店北上葫蘆墩(豐原)的中途休息村落。後因黎明路拓寬,舊有楓樹古道逐漸沒落,形成社區型巷道。民國六十八年因都市計畫,保留五○年代台灣農村風貌,至今可見。」
參見楓樹社區導覽圖
 |
楓樹社區 |
 |
楓樹社區前的合照 |
有一天我在雜誌上看見了這個楓樹社區,又剛好研所同學靈芝剛搬到這裡,就這樣決定要來參觀這個社區順便到靈芝新家坐坐。就這樣一群人來到了這裡遊玩,還好有靈芝這個地陪,就可以放心的跟著她走,因為靈芝知道我們要去拜訪,還特地向我借了雜誌,自己先到雜誌上的地點拜訪過之後才再帶我們去,太好客了。
剛到這個社區,似乎四周都是剛蓋好的新房子,很多地方都種了楓樹,「楓樹腳」這個稱號就是因為以前這個地方有好幾棵百年的老楓樹而得名。
 |
楓樹社區 環保樸實 |
靈芝領著我們走到雜誌上那條兩旁有楓樹的排水溝,身為一個標準的觀光客怎麼可以不跟雜誌合拍做個對照!除了綠樹外,一路上社區給人的感覺也很寧靜,遠離了都市的喧囂,很不錯。
 |
掛著「榮利商店」的老招牌 |
接著到了另一個目的地-誠實商店。誠實商店位於小巷弄中,被楓樹社區的新房子環繞著。以前的舊屋「榮利商店」,現在被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承租下來,並賦予它一個新的風貌。
 |
誠實商店大門 |
 |
誠實甕 |
這間店最大的賣點就是「誠實」,因為店裡面沒有老闆顧店,只有一個「誠實甕」,是店內唯一的會計。如果大家想從店裡拿東西回家,就請自由心證的將零錢投入。
 |
楓扇一支50元 |
 |
誠實雞蛋 |
 |
誠實主打 |
說實在的,誠實商店裡沒有賣什麼特別吸引人的東西,它賣的只不過是簡單的古早味及人情味。目的就如牆上寫的:「捐零錢、喝咖啡、吃冰棒、買肥皂、買楓扇,簡單做,護古厝。」夏日炎炎,若來這邊遊玩拍照,順便吃根冰棒或是買一支印有社區地圖的楓扇,感受一下這裡濃濃的人情味也不錯。
 |
誠實商店外的合照 |
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店裡沒有咖啡也沒有冰棒,應該是還沒補貨吧。後來蘋果日報有一則新聞報導是<只看不買 誠實商店撐不住>,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去參觀拍照,而沒有消費。來這裡玩除了要有良心,可能還要貢獻一點人情,才可以讓這間商店一直存活下去。
誠實商店後,靈芝再帶我們到處繞來認識這個社區,後來發現了一間蠻特別的咖啡店,外面有一間土角厝,而咖啡店本身是一處三合院。
 |
土角厝對面的十三Cafe |
 |
鬼祟二人組 |
因為到楓樹社區前才在南屯的萬和宮附近吃了好吃的[福記]鴨肉飯,又再靈芝家受到滿滿款待,實在沒有多餘的胃在這裡喝咖啡了。此外靈芝還帶我們到市場裡面找好吃的美食,很盡責地帶我們認識這個社區,謝謝地陪靈芝!希望有一天能夠一起再回到這間咖啡店喝咖啡聊天!
台中南屯區-彩虹眷村
彩虹眷村位於台中市春安路56巷,鄰近嶺東科技大學。之前為了搶救社區拆除,一夕間彩虹眷村爆紅了起來,當然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很有特色,所以也吸引了很多人去觀看。眷村房屋上的彩繪都來自於一位叫黃永阜的榮民老伯,於民國97年的時候就開始作畫,一點一滴的累積成現在的模樣。
 |
呼呼大睡的黑狗兄 |
 |
對我們說歡迎光臨的彩虹牆 |
剛到的時候還沒什麼人,只看見前方一面彩虹牆還有一隻在呼呼大睡的黑狗迎接我們。還以為全民瘋彩虹眷村的熱潮已經過了,殊不知過沒多久,人就多了起來。把小小的眷村擠得滿滿是人,陌生人很容易就入鏡了。
有趣的是牆上除了圖畫之外,也有許多話是我們到廟宇參拜時跟神明說的,例如平安百福、萬事成功、工作順利等。乍看之下似乎很雜亂,但在一片七彩繽紛的世界裡,這一切都是成立的。
黃老伯伯他的畫作取材於報刊、鄰居及訪客,包山包海範圍相當廣。動物很容易分辨,人物畫乍看之下都好像差不多,但仔細一看可以悟出些微的端倪,不同的人物會有不同的特徵,例如日本人、張菲、男人及女人(誤)等。
 |
貓哥太過鎮定了 |
 |
街頭藝人 |
 |
Cowboy style |
要離開前發現,入口處多了一個街頭藝人表演,而且他的穿著繽紛,主題與彩虹眷村很相配。最後,還不忘要跟熱血青年一起狂歡,人不輕狂枉少年,不管年紀多大還是要這樣瘋瘋癲癲的過日子!
搶救彩虹建眷村的聲音將台中市長的信箱擠爆後,經市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透過重劃方式做保留,做法是將原址規劃為公園用地,就能永久保留。而且2011年的臺灣觀光首支全球電影廣告(一分鐘版),裡面就有拍到彩虹眷村,總不能將外國觀光客騙來台灣之後,再跟他們說這地方已經拆了吧?這樣跟騙人布政治人物有什麼兩樣。
雖然假日人很多,實在不建議前往。但既然都來了,還是可以去探望黃老伯伯,很多人都會他拍照留念。沒見到面也沒關係,有彩虹眷村的明信片可以購買,要收藏或寄給朋友都很不錯。
台中大肚區-瑞井社區
當初也是看了雜誌的介紹才知道大肚山中有這麼一個村落,雜誌上的介紹是說這個社區還保留了很多舊土角厝及紅磚屋、二戰後的歷史遺跡及仿製的舊電影售票口,可以體驗的古色古香農村生活。所以決定彩虹眷村結束後,順便到瑞井社區一探究竟。
從望高寮方向過台中監理站後第一個紅綠燈口左轉,過沒多久會出現一處軍營,右轉瑞井路就會到達瑞井社區,如果迷路了還是要麻煩你問路人。
 |
這裡就是瑞井社區 |
 |
社區逛街地圖 |
 |
地點標示 |
當你進入瑞井社區的時候不會有任何指標告訴你到了,但你會自己腦補應該就是它了,因為可以看見一些土角厝或紅磚屋,跟雜誌說的地方很像。雖然沒有指標告訴你到了,但社區內不管你走到哪裡都有明確的標示指點你該往哪裡走。
 |
紅磚屋 |
 |
氏族探源 |
現在的台灣,水泥鋼筋大樓林立,要看見這些紅磚屋或是三合院古建築的機會很少。如果有機會到是可以進來社區裡面繞個一圈,拍拍復古照也不錯(忘記把相機設定成黑白或褐色)!
 |
彈孔紀念區 |
 |
入境隨俗 |
二次世界大戰的大肚山是日軍駐守的地方,因為日軍採用自殺式攻擊美軍艦艇之戰術,採只去不回的策略。英美盟軍反攻,密集轟炸台灣中部重要設施,鄰近的瑞井飽受流彈襲擊,迄今仍有古厝留有當時的彈孔。入境隨俗,為了感受一下彈孔殘留的溫度,就學解說牌上的四隻手(照片)。
 |
仿舊電影售票口 |
 |
台灣首部影集 |
瑞井曾是台灣第一部長篇影集《寒流》的拍攝地點。在中文的維基百科中得到一些資料,《寒流》是1976年台灣第一部長篇的「反共」影集,故事內容主要描述中國共產黨於中國的發展歷程,戲劇橫跨年代從1925年國共合作至1976年之四五天安門事件為止。其中一項評價是:「在某方面,《寒流》也促成了國民黨在台灣統治的合法性,更促進了日後台灣的團結。」我想即使現在再拿出來播的話,應該還是會有不錯的收視率,畢竟台灣人的反阿六仔情節要直到台灣獨立才有可能消失(誤)。
 |
好深的寓意 |
 |
阿嬤的灶腳 |
 |
瑞井古井介紹 |
瑞井村舊名為「井仔頭」,於開墾初期,取水不易,這三口古井成為早期聚落發展的重要命脈。三口古井各距五十公尺,並有不同的用途,最上游的第一口井為當地居民飲水井;第二口井為儲水井,以供第一口井不足之需,最下游的第三口井則作為洗滌衣物之用。
 |
下古井的階梯 |
因為天色已暗,我們下樓梯後只走到古井解說牌,並沒有繼續再往前走,連第一口井都沒瞧見就離開了!其實走不走完倒不是重點,社區的巡禮已經讓菸酒生達到周末踏青的目的了,沒有遺憾!
結語:對於用Google Map標示這三個社區時,地圖就自動轉換為「Treasure」模式,這中間的秘密,我還是不知道!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兩天遊玩的地點
怎麼說知性呢?博物館不說,還有金車酒廠(品酒)、菓子工廠(蛋糕)、博士鴨(鴨賞)、橘之鄉(蜜餞),這些地點除了有開放參觀,有些還可以預約解說。
其中有個比較有趣還可以活動筋骨的橘之鄉,而活動筋骨指的就是金棗蜜餞DIY,除了來買蜜餞吃蜜餞之外,還可以自己動手做蜜餞。
 |
橘之鄉 |
雖然天氣冷又灰暗,但一走進橘之鄉眼睛就為之一亮,可能是它的木造建築及周邊花卉盆栽帶給人的舒服氣氛吧!
 |
AGRIOZ |
那蜜餞DIY的地點在哪?在園區內晃一定會看到一棵矗立在房屋旁的假金棗樹,從樹下的小門進去,就是這次預約做蜜餞的地方了。
 |
屋旁的假金棗樹 |
走近木門邊,會看見一盞燈以及字牌,上面寫著「AGRIOZ MUSEUM」,就勇敢的推門進去吧!
 |
AGRIOZ MUSEUM |
門後的世界,燈光及擺設相當典雅,整個室內泛著黃光時不時往窗外望去,還可以看到熙來攘往的人們。旁邊的櫃子上還擺了顏色鮮豔的蜜餞,但只供觀賞喔!
 |
巨人的桌椅 |
 |
樹枝狀之落地窗 |
 |
蜜餞 |
 |
洛神花 |
要來正式介紹蜜餞DIY了,官網上面說超過15個人可預約報名「橘之鄉金棗蜜餞DIY」活動,15人以下則現場報名即可,但怕要等太久,我們還是預約了,畢竟我們也有11個人。每個人150元,含材料器具及容器,還附一個解說人員,相當划算。
 |
材料與器具 |
首先,將金棗丟進去這個銀色的切割器,再用木棍去壓它,使金棗被銀色的切割器切過,這麼做是為了等一下搖的過程中,可以增加金棗與糖液的接觸面積。
 |
將金棗丟進這裡 |
切完之後,會放入一個塑膠罐中,依照解說人員的指示,糖(主要)及鹽各加多少匙(註),之後蓋上蓋子猛力搖晃,一直搖到金棗滲出果汁與糖鹽都差不多融化為止。說得簡單,但每個人搖到手都要斷了!
(註) 蜜餞的原理是利用高糖濃度(高滲透壓)使原料中的水分滲出,降低原料的水活性,使微生物無法繁殖。
 |
快完成了 |
搖完之後,把塑膠罐內的金棗夾入玻璃罐中,再把果汁倒入玻璃罐後就可以封上蓋子。接下來可以選一塊自己喜歡的小布料當作是裝飾,在原本的蓋子上再附上一層布,用標籤貼紙貼上你的成品,寫上名字後就大功告成了!
 |
布、筆、標籤 |
 |
I hope you like it |
因為是純手工製成,無添加化學製品,品味期限也只有七天,但....花了那麼多力氣,還幫它穿上衣服,並貼上了屬於自己的標籤,你捨得吃嗎?
 |
大功告成 |
最後再告訴大家一個小故事,有人知道「橘之鄉為什麼稱AGRIOZ」嗎?這個問題我也很困擾,從沒見過這個英文單字,本來還想說會不會是縮寫,後來我終於google到了!
根據網友大的情報,AGRIOZ是一個複合字,拆成AGRIO+Zest。AGRIO是西班牙文「柑橘」的意思,Zest則是英文的「風味」,兩者合在一起就變成了「橘之鄉(香)」。
 |
全家福 到此一遊 |
橘之鄉
地址:宜蘭市梅洲二路33號
預約專線:(03)9285758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AM08:30 - PM06:00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上五點從台中市出發(2011.10.18),一路騎著摸拖拜克到東勢,到了登山步道口時已經七點了。根據維基百科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裡「鳶嘴-稍來-小雪山 國家登山步道」的介紹:「此步道起點位於200林道27公里橫嶺山隧道旁,終點為200林道50公里小雪山莊。步道分為兩段,前段為鳶嘴-稍來縱走步道,此段鳶嘴山部分,沿途峭壁林立,困難度高,有懼高症者勿輕易嘗試,稍來山部分路面平緩,森林資源豐富。後段為船行-鞍馬-小雪山 步道,步道平緩好走,但此段路途長,全程走完需要良好的體力。」但這次只有走鳶嘴稍來,沒有後段小雪山的部分。
 |
大棟派出所 |
雖然鳶嘴稍來不是三千公尺以上的高級山,所以不必辦入山證,但最好還是向大雪山林道15K處的大棟派出所登記基本資料及緊急聯絡人,萬一出了事就有線索可循。當然自己出來玩還是要注意自身安全囉!
 |
摩托車就停在隧道口前 |
 |
登山步道口 |
 |
路線圖 |
登山口在橫嶺隧道旁,於是我們把機車停在登山步道前。在登山步道前留下一張合照後,完全不知道我們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什麼!
 |
台灣紅榨槭 |
 |
平緩的步道 |
 |
稍來山 海拔2307公尺 |
秋天本來應該要有的楓紅(台灣紅榨槭)卻沒有看到,十月份卻還是綠油油的一片,只有看到零星的紅點,不知道是不是不夠冷的原因?鳶嘴到稍來之間的步道就趨於平緩,不像鳶嘴那麼的刁鑽,所以可以鬆口氣在這邊稍微休息一下喘口氣。也因為快接近中午,所以大夥就把糧食拿出來果腹。吃完簡易的中餐後再往前走,稍來也在前方不遠矣。中間停下來吃飯休息的緣故,所以從鳶嘴走到稍來花了一小時之久。稍來山是台灣的小百岳之一,山頭有一座瞭望台,記得要爬上去一探究竟,因為十幾公尺高的瞭望台上可以俯瞰剛剛走過的鳶嘴及無垠的美景。
 |
過稍來山後的林相 |
如維基百科所說,過了稍來山之後,路程平坦而且森林資源豐富,真的是一點也沒錯。步道旁都是好幾公尺高的大樹,就有如做森林浴般,吸取了許多芬多精,感覺整個人的靈魂都被洗淨了(有那麼一點誇張)!其實如果不想要挑戰鳶嘴山的話,可以從森林遊樂區收費站的入口,走這個步道上到稍來山,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
遊樂園區的收費停車場 |
 |
幸運搭上便車的我們 |
從早上七點開始爬,一路走走停停加拍照,一直到下午兩點多到遊樂區停車場,總共花費了七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走完全程。因為車停在橫嶺山隧道口前,目的地距離收費停車場還有八公里遠的路程,雙腿早就撐不下去的我們決定開始攔車,很幸運的讓我們欄到了一台卡車,好心的運將把我們載到停車的地方!台灣寶島上就是處處有溫情!
老實說,這一趟前段的攀爬手腳並用還要顧拍照,我覺得蠻具有挑戰性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地點!海拔兩千多公尺的景色相當優美外,後段幽靜的森林步道也讓人相當放鬆。不過,最應該感謝的是研究所的指導老師!要不是這段日子,他到西班牙參加會議,我們哪來的機會呢!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蛙大記錄的嘉明湖後,就覺得該趁年輕去一趟(2011.06.11-13)。於是就開始號召系上的同學,組了一支「中興食生隊」。如果你是個還沒開始賺錢的學生,你想去嘉明湖走一趟,但不想找外面的登山社團,有幾招可以教你!
 |
向陽-三叉-嘉明湖路線 |
- 首先,向林務局申請山屋前,請先詳讀山屋申請須知,於申請住宿日期前45日開放受理,30日前截止受理登記,可個人或組隊申請,每隊人數不可超過12名(含領隊)。第一次申請必須先加入會員,然後於線上申請作業。申請山屋時要填入隊員姓名、身分證號、生日及緊急聯絡人等資料,也因線上申請有三十分鐘的限制,建議先將這些資料統整好之後再一次輸入,而且申請入山證時也會用到。
- 確定抽中山屋後,到內政部警政署網站申請入山證。申請入山證要填寫「申請人資料」、「緊急聯絡人資料」、「入山計畫」及「入山名冊」。入山計畫可參考一下網路資訊或上河文化的出版物,稍微做一下大略的路程安排。
- 以上兩者如果都具備了,接下來就是裝備、食物、交通及體力的問題了。裝備:可以向平常有在爬山的人借,也可以跟大學登山社團租借器具與配備,如大背包、登山杖、睡袋及炊具(高山瓦斯另購)。另外,登山鞋(雨鞋)、保暖衣物、雨衣及頭燈也都要自備。
- 糧食方面則是準備方便麵、慈濟香積飯及罐頭食品(當然跟團的話菜色比較豪華,也只要負責吃),基本上準備比較耐放的食物。營養口糧或巧克力則是可隨時充飢用。
- 交通,我們連絡平常載中興登山社的九人小巴,交通費我們一人約二千五百元。如果自己有車就更省了,只要分攤油錢。
- 體力,確定可以去之後,就可以開始背重物(十公斤以上)爬樓梯做訓練了。我們是爬中興的綜合大樓,從一樓走到十三樓,在搭電梯下來,重複這樣的方式好幾次。不過還是去診所拿高山症的藥或吃一些紅景天保養以防萬一。總花費上,整個算下來大概是三千出頭左右,比到外面找野訓團體便宜一些。
Day 1 中興大學→向陽登山口→向陽山屋
相約早上五點半於中興大學大門集合,坐上九人小巴,往向陽森林遊樂區出發。一路上經過合歡山(台14甲線),轉中橫公路(台8線)時遇上了小山崩所以塞了一下,約十點抵達花蓮天祥,出太魯閣後轉台9線到台東池上飯包吃午餐,結束後再從池上走南橫公路(台20線)到向陽森林遊樂區,總路程約383公里,十個小時左右抵達。
 |
中興大學至向陽森林遊樂區 |
 |
台14甲線上橫亙合歡山腹 |
 |
太魯閣九曲洞 |
 |
到向陽森林遊樂區 整裝出發 |
 |
森林遊樂區入口 營地登記處 |
 |
入山許可證 |
除了於向陽遊樂區出示山屋申請證明及身分證外,還要到向陽警察局(遊樂區前方)出示入山許可證並填寫資料(入山許可證要好好存留,下山後還要繳回)。如果以上關卡都通過的話,就可以背著你的大行囊往山上前去。往園區內走會經過遊客中心,再走一下子後會有指標指示你應通往之道路。
 |
走累了就休息 |
 |
休息夠了再繼續走 |
 |
摸黑抵達向陽山屋 海拔2850公尺 |
剛走了不久就不行的我們只好停下休息,之後也是累了就休息,休息完了再繼續走。由此可見,光是背重物爬十三樓的訓練是不夠的,完全忘記計算高山上空氣比平地稀薄的事實。不過這樣也好,畢竟到了高山上本來就不應該勉強,如果不適應,很容易有高山症的現象。因為開始從登山口開始行走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再加上一路上走走停停,來到了向陽山屋已經是晚上七點了。
此時蟯蟲隊友似乎有些身體上的不適,疑似是高山症。令大家非常擔心,本來打算就此打道回府,可是後來本人堅持再待一下看看,待下回揭曉。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節假日實在不知何處去,這時候高雄市區或墾丁一定都是滿滿的人潮,但除了這兩個地方外,還有一個的相當不錯的地方,那就是台灣唯一不受東北季風影響的島嶼-小琉球。
林園離小琉球不算遠,只要天氣好,在海邊或是爬上林園最高的丘陵(清水巖),一定可以看到外海的小琉球。
林園中芸漁港以前有固定到小琉球的船班,可惜老舊的船隻始終拼不過快艇,逐漸地生意就越來越難做了,客源紛紛奔走到離不遠的東港。」
 |
清水嚴遠眺小琉球 photography by 老爹攝影 |
這次是與高中同學們一起出遊的日子!與他們相約在鳳林路(台25線)與台17線相會處出發,大約20分鐘內就可到達東港渡輪碼頭,但我在帶路的過程中有點迷失了方向,所以小繞了一下(汗)。
從林園 台17線到東港渡輪碼頭
到了東港渡輪碼頭後,發現春節人潮也不少,路旁的車也停得滿滿的,我們只好再往前開到東港漁會魚市(華僑市場)裡停,收費價格蠻便宜的,不妨考慮一下。
渡輪碼頭分為公營以及民營航線兩種,事前完全沒有規畫的我們誤打誤撞地就來到民營渡輪口。若要詳細資料可參考
東港-小琉球船班時刻表。搭上
船後,約30分鐘即可到達。
本次小琉球遊玩地點
美人洞、山豬溝以及烏鬼洞是小琉球上三大付費景點,但其實門票不貴,只要台幣$100元就可以在下午五點前無限暢遊這三個景點。
隨著民航快艇,我們來到了「白沙漁港」,映入眼簾的是遊客中心五顏六色的大鐵柱。我來過幾次小琉球,但八年前的印象中,以前的漁港旁似乎有一片美麗的沙灘。
 |
抵達白沙漁港-遊客中心 |
 |
民航快艇 |
隨興而至的我們第一個有安排的活動就是浮潛啦,上網找到這一間大眾浮潛,服務還不錯!教練好逗陣(台)、全程防水相機拍攝還會燒成光碟片寄到府上。
等大家都差不多換成浮潛裝後,教練會大概講解一下等一下浮潛的注意事項,然後就會發給每一個人
一副蛙鏡(用牙膏塗抹去霧)。
 |
下水前的換裝 |
剛開始會坐船出去到遠一點的地方,到了定點之後再下水。我們大隊人馬,分成了兩隊,分別跟著兩位教練分開潛去。除了身上穿的救生衣外,全程還必須兩個人抓住一個救生圈,免得你不告而別。
 |
搭船至遠處的點,再一路浮潛回岸邊 |
當天水底下的能見度相當好,可以看見很多熱帶魚類。教練中途會發給你一些吐司餵魚,會不會有魚靠過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過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見海龜先生優雅的游過你眼前。
 |
Photography by 大眾浮潛 |
 |
Photography by 大眾浮潛 |
 |
忍不住要給讚啊! |
小琉球的浮潛真的還不錯,很推!當然,前提是天氣好,海底能見度高。最後,教練還會幫大家在小琉球著名景點-花瓶石-前拍照當作留念。
 |
花瓶石前的大合照 |
浮潛完,也已經是中午時分了。飢腸轆轆的大伙望中了這間熱炒店,就選了一個望海的好位子坐下,點個幾道菜來填肚子。
 |
中將海產 |
 |
悠閒的午餐 |
 |
熱炒,肚子餓的時候特別好吃 |
小琉球是一個風光明媚的小島,如果有志想要單車環島的話,絕對可以一試。但我中二的時候,就騎著單車環了小琉球一圈,有時候遇到超陡的上(ㄎㄨ)坡(ㄎㄨ),都要牽車上去,不是很容易,但平坦的緩坡還是占大部份啦。還有不要忘記要防曬,不然發炎脫皮真的不好受!
由於大家都不再年輕,只能抓住青春的尾巴,騎歐兜邁環島。為了方便,我們機車也是向
大眾浮潛租的。冬天,小琉球不受季風影響而且太陽不大,騎車徐風輕拂過臉龐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下午景點的第一站,來到了「美人洞」步道(Beauty Cave)。小琉球就是一座珊瑚礁島,所以島上的景點大多都是珊瑚礁隆起後所形成的自然或人造景觀。整條步道裡,有許多山洞可以鑽進去看(如果有興趣的話)。
 |
美人洞步道 Beauty Cave |
 |
天外天 |
 |
蝙蝠洞 |
 |
洞中洞 |
 |
望海亭 |
第二站-「山豬溝」步道 (Wild Boar Ditch),位於杉板澳口左上端,與烏鬼洞銜接相通。
 |
山豬溝步道 Wild Boar Ditch |
山豬溝有兩種說法,一是曾有山豬出沒而得名;二為傳說有一隻山豬精居住於此的故事,在小琉球觀光旅遊資訊網頁上有介紹-
山豬溝。
 |
不知道有多久沒踏青了 |
第三個景點是-「烏鬼洞」(Black Dwarf Cave),烏鬼的由來是因為當初鄭成功驅走荷蘭時,荷蘭將少數黑奴丟棄於此。
 |
烏鬼洞 Black Dwarf Cave |
而這些黑奴,極有可能是原本居在這島上的平埔族「西拉雅族」。古時候外國人對小琉球稱作「拉美島」(Lamay Island)或「金獅子島」(Golden Lion Island),是因為以前荷蘭金獅子號(Gouden Leeuw)擱淺於此,水手卻招島上原住民殺害,後來荷蘭展開報復,此事件就稱為「拉美島事件」。
 |
排隊進入狹窄的洞口 |
太胖的人要進去前請三思,我沒有在婊誰,只是我親眼看見悲劇的發生!
 |
在洞口的合照 |
回台灣本島前最後一站-「蛤板灣」(Geban Bay),是小琉球少數的大沙灘之一。蛤板沙灘屬於貝殼沙沙灘,約有一百公尺長,相當漂亮。位於西岸的蛤板灣,傍晚的時候還可以在這邊欣賞日落美景。
 |
傍晚的蛤板灣 |
 |
怕別人不知道我們還年輕 |
 |
真的是有抓到青春的尾巴 |
其實,三五好友約來這邊玩個一天,就算沒有目的地來潛水、踏踏海邊的白浪花,最後在海邊看著夕陽西下,何嘗不是一種人生啊(茶)~
 |
蛤板灣日落 |
為了要趕下午五點的船班回本島,再加上春節的人潮,所以決定早一點回到渡輪碼頭等候。果然,這個決定是對的,還真的排了許久才輪到我們上船。
 |
再次回到白沙漁港 |
 |
趕五點的船班 |
這個小「海上樂園」,好值得再來玩個幾次,或是換兩天一夜的體驗也不賴!重點是離東港又近(
搭船30分鐘),對南部人來說真的是一個遊憩的好地方!下次見!
 |
再見了,小琉球 さようなら~ |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南投杉林溪與嘉義豐山交界的水漾森林,是921地震土石阻斷石鼓磐溪河道所形成的高山堰塞湖,使得原本生長的柳杉群長期泡水而死亡,形成長約1公里、寛約200公尺的堰塞湖。網路照片中水漾森林的枯木倒映在湖水上,有如世外桃源的祕境,實在是太吸引人了。這次利用周末元旦假期(2011.01.02)前往杉林溪遊樂區,想一探水漾森林之美。
 |
中興大學到杉林溪遊樂區 |
 |
林溪民宿 |
 |
水漾森林位置圖 |
我們決定前一天晚上先到林溪民宿住一晚,隔天清晨再前往水漾森林。民宿的老闆問我們為什麼不去簡單的「忘憂森林」?他說他去過水漾森林,但路並不好走,提醒我們要小心!而且老闆告訴我們只要凌晨五點進去杉林溪遊樂區裡,因為還沒開始管制,所以可以把車開到登山口旁去。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早早就休息了,預計四點起床準備,五點出發。
 |
車就停在仁亭旁 |
 |
路標 |
 |
暗夜裡通行 |
到杉林溪遊樂區中已經五點多,看到園區內的溫度計顯示是攝氏零度,還蠻冷的。若是冬天來的話,白天與夜晚的溫差相當大,要記得要帶一些保暖衣物。將車停在園區內的仁亭旁,我們開始摸黑走上登山步道,一路上都有很多路牌指示或是登山隊留下的記號可以參考,而我們後來則是選擇走上鹿屈山那條分支。
 |
六點半後天開始亮了 |
 |
山林防火巷 |
 |
北鹿屈山 海拔 2202公尺 |
走著走著,約六點半後,天就開始亮了。我們往上走經過了山林防火巷,再到北鹿屈山,從這裡開始,景色變為壯闊,原本錯綜的林相變為層疊的山巒稜線。再加上太陽剛露臉,不刺眼的金黃色灑在我們眼前,真讓人想在此刻多停留幾秒。
 |
一路上有如魔戒電影般的景色 |
走在稜線上,一路風景優美,可以媲美《魔戒》電影中山林景色。很值得在這邊多拍拍照,仔細品味。
 |
樹上的標記 |
 |
路況差有時需要繩索攀爬 |
 |
陡降的峭壁 |
 |
小徑溼滑難行 |
過了鹿屈山後,因為水漾森林海拔較低,只有一千八百公尺左右,所以必須下切四百公尺左右的路,這段路到水漾森林還有兩個小時。有時候小徑只有記號而沒有明顯痕跡,而且需要靠繩索來幫忙,以免失足滑下去。另外,在森林中行走時不免會已倒塌的枯木擋住去路,跨過枯木時不要求快,因為地面濕滑很容易不小心就滑倒。所以來這裡勸各位最好帶一支登山杖,若無登山杖,撿一根堅硬的樹枝當作是支撐,要不然走完全程你可能會全身瘀青。
 |
水漾森林(一) |
 |
水漾森林(二) |
 |
水漾森林(三) |
 |
水漾森林(四) |
終於!歷盡千辛萬苦總算到了水漾森林(入水口),從登山口到這裡總共走了六個小時,大約十一點多抵達目的地。看到眼前這般景色時,就覺得傳言不假,有如祕境般的地方。雖然是一片枯木倒映在湖面上,但卻有一股說不出來的力量,使你此刻的感受也有如枯木般的靜謐。從不一樣的角度看水漾森林都可以發現它不一樣的美,而這些細節就只能等你來親身體驗。
 |
和美登山隊 |
到水漾森林的時候剛好遇到「和美登山隊」,我們是現場唯一的兩支隊伍,不過他們專業多了。他們一到就開始煮飯開伙,相較之下我們只有簡單的糧食及水果。其中一個大哥也一直跟我們聊天,其他人也相當友善,最後還一起拍了一張合照。我想應該是愛爬山的人,不會變壞吧!
將這幅美麗的山水畫印於腦海中後,告別登山隊的大家,我們先往回程去了。因為來這裡走了六個小時,估計回去也要走六個小時,若再不回頭可能就要摸黑了。回程走另外一條支線,經過了有水工寮,而且回程的路也比較好走,不像去程。最後回到停車的仁亭已經是下午五點半了,總共花費了十二個小時走完一趟,就算扣除休息時間,我想也要走個十個小時吧!如果真的沒有好體力了話,一天單攻真的會虛脫!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