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Austria 奧地利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因斯布魯克(德語:Innsbruck)位於奧地利西部因河(River Inn)流經的山谷間,是蒂羅爾(Tirol)州的首府。Innsbruck可以拆成Inn-與-bruck,Inn-代表的是因河,-bruck是德語「橋(brücke)的意思,合起來就成了「跨越因河的橋」,也就是因斯布魯克名字的由來。
因河(River Inn)與阿爾卑斯山脈


一大早從德國的慕尼黑搭ÖBB的EuroCity(EC)列車又回到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到因斯布魯克前,已經聽朋友說因斯布魯克剛下完大雪,所以懷著滿心期待要去玩雪。
從德國慕尼黑到奧地利因斯布魯克
剛剛到因斯布魯克時才九點多,因為是星期天,所以街上都沒什麼人,與要接待我的沙發主Chris碰面後,我把背包丟在Chris車的後車廂,就自己去摸索這個小鎮了。
因斯布魯克車站外
到因斯布魯克之前,在德國柏林認識的友人Laura就跟我說了一些可以做的事。例如,去老街看黃金屋頂、搭山頂纜車,如果很不幸的天氣不好再去斯華洛斯奇(SWAROVSKI)水晶博物館看看。

於是我決定先去搭Nordkette纜車,從山下搭纜車到山頂的費用不便宜,如果從第一站高度560公尺的Congress Innsbruck搭到最高有2256公尺的Hafelekar站,來回票價要28.5歐(台幣約1140元),對於斤斤計較的背包客來說,實在是有點貴。
Nordkette cableways路線
第一站:Congress Innsbruck站
後來選擇搭纜車到高度860公尺的Hungerburg站,來回票價就便宜很多(7.1歐),但就無法直達白皚皚的Hafelekarspitze山頂。
Congress Innsbruck站內與纜車
車廂外的因河風景
Hungerburg站外可以看見的風景也已經夠漂亮了。往前望去可俯瞰山谷中的因斯布魯克,往後望去則是一片雪白的山景,實在是嘆為觀止!雖然不是第一次看過雪景,但在兩千多公尺且如此大面積的雪景,我倒是第一次。
Hungerburg站出口
Hungerburg站前的觀景台
山谷中的市景

如果不想花錢搭纜車到山頂,也可以走纜車下的登山步道上去(往Seegrube站的方向),但其實那不是有階梯的登山步道,而是一條track。又加上下過雪的關係,整條track是濕滑無比,又加上坡度有點斜,對沒有登山鞋與登山杖的我來說不是很安全,所以沒有真的走到Seegrube站,不過沿路倒是有遇見一些專業登山客來健行。
寫著往Seegrube的路牌
登山步道
 登山客與狗

接下來把風景拉回市區...

黃金屋頂(德語:Goldenes Dachl)也是因斯布魯克的地標之一,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於1500年所建,是2657塊鍍金銅瓦裝飾而成,也是舊城區中心廣場的三層陽台,作為皇家包廂,皇帝可以坐在陽台,觀賞下面廣場的比賽
黃金屋頂
團體的遊客們都聚集在屋頂前,有導遊正在為他們說故事,而散客們則是坐在廣場旁的露天咖啡桌,邊喝咖啡邊沉浸在這美好的時刻。
黃金屋頂與前廣場
另外,城市塔樓(Stadtturm Innsbruck)是一定要大力推薦的地方,它被夾在黃金屋頂前方的房屋中,我喜歡這個景點的原因絕對不是櫃檯小姐(看我年輕)算我學生票,而是它本身真的很值得一爬。
城市塔樓模型
握著學生票感覺也變年輕了
爬上高樓放眼望去,因斯布魯克的城景與阿爾卑斯山脈都盡入眼簾,那般的景色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多放幾張照片,讓照片自己去說話吧!)






因斯布魯克是個小城鎮,在市區裡可用步行的方式就可以漫遊因斯布魯克,不需要搭乘任何交通工具,除非你是要去遠一點的施華洛世奇水晶博物館(SWAROVSKI Crystal World),那就必須搭乘接駁車。
凱旋門(Triumphpforte) 
當然你也可以購買Innsbruck卡,包含免費參觀市區博物館、施華洛世奇博物館、搭乘市內輕軌、租腳踏車等優惠,24小時要31歐元;48小時要39歐;72小時要45歐。要不要選購,就看個人的玩法及預算了。
輕軌與馬車 
坐在廣場上放空,心裡想著:才揮別德國慕尼黑飄著陰雨,氣溫只有零下三度的冷冽,迎接我的是剛下過雪,卻陽光普照、氣溫宜人的因斯布魯克。我是何等幸運才遇得見眼前美景!
因河旁的廣場
街上畫畫賣藝的畫家

最後,因為與沙發主Chris(註)約好晚上七點要在火車站見面,所以就這樣結束在因斯布魯克的旅程,不過也挺滿足的,一整天不管走到哪裡都是賞心悅目的好景色。


Chris帶我前往他在Hall in Tirol的家
當初會將因斯布魯克納入行程是因為某期商周的「董事長嬉遊記」介紹過這邊,寫得很吸引我,所以才把這個城市列入清單。

沒想到這一趟的實地之旅,能帶給我那麼多的感動,心中只有兩個字:「值得!」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因斯布魯克(Innsbruck)火車站時,Chris從我後面拍我肩膀問:「請問你在找Chris嗎?我就是Chris。」Chris是我在因斯布魯克的host,是在柏林(Berlin)認識的Laura介紹的,人相當的好相處,是有一個十歲小孩的爸,但他其實也才三十歲,那表示…就…不解釋了。
Chris與我
因為他兒子要去參加曲棍球的訓練,他必須陪伴兒子,無法帶我去逛市區,所以約晚上七點在火車站集合,接著我把背包丟在後車廂就自己去玩了。

晚上七點一到,按照約定的在火車站碰面,他說他在因斯布魯克有個小房間還有室友,但他現在不住在因斯布魯克,而是在因斯布魯克旁的小城Hall。

於是車子就開上了高速公路前往大約十公里外的Hall,那是他爸媽的房子。那房子非常的棒,客廳外有個算大的陽台可以烤肉辦party,然後有個專門拿來釀葡萄酒的地下室,最誇張的是還有一間桑拿浴!不過最厲害的是全出自於他爸媽之手,也因為他爸媽去義大利度假了,他必須住在那邊照顧一隻大貓。

頗怕人的大貓
接下來他準備了一些簡單的晚餐,也算是蠻經典的奧地利吃法。把麵包切開後,放一片濃起司,上片再放一些醃醬瓜就可以吃了。吃東西當然不免要聊個天,他一開頭就問我說:「日本福島事件對你們有造成影響嗎?」然後就開始聊起了能源,還有我國政府想要蓋核四的事!
晚餐
我說我在維也納到慕尼黑的夜車上遇到了一個念環境科學的女孩,她說:「奧地利有62%的能源都是取自於再生能源(Replaceable power),沒有半座核電廠(power plant)」,我對此覺得相當驚訝也相當敬佩。

Chris說:「因為奧地利有很多高山,有相當多的水力資源。我們都向鄰國購買便宜的核電,然後把水打上高山上。等到鄰國沒有電可以用時,我們再說:『嗨~我們這裡有電!』,以高價賣給鄰國。」

(聽到這裡我笑了,這招也太賤了吧!)

後來他說:「其實奧國政府也想要蓋核電廠,是為了萬一鄰國不再賣便宜的核能給奧國的時候,以備不時之需。有蓋好了一座,但因人民的抗爭所以一直都沒有使用。」

聊到了十點多快十一點,我大概就不行了,因為要出發到因斯布魯克前,我沒有睡好,早上四五點就起床了(七點半的火車),瞌睡蟲開始反攻了。
隔天一早醒來窗外的世界
隔天一早,Chris就幫我準備好了早餐,除了麵包奶油果醬之外,他多準備了一顆蛋,這顆蛋有什麼特別呢?這是一顆半生熟蛋,作法是將蛋放入溫水中煮滾三分鐘後即可取出,接著用刀子把蛋切開上半部,拿小湯匙挖著吃,是很經典的吃法。他說他通常只有假日的時候才吃蛋,他知道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但他一天卻可以喝上十杯咖啡(汗。
半生熟蛋
用完早餐後,Chris帶我到Hall的市區去晃晃。Hall也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小城,只有一條分上城中城下城的街道。

Hall的街景(中城)
Hall的街景(中城)
在古時候的Hall有一處製做硬幣的銀行,而製作的錢幣是可以在整個Tyrol流通的。然後他就買了一個十歐的硬幣給我做紀念,他說這個硬幣是古時候的硬幣,現在只能在Hall這個區可以用,價值也等同於十歐。這樣免費的住他家,還有東西可以拿有點太不好意思,於是我就從錢包掏出了一張一百元台幣跟他做交換(也只有臺灣能用),哈哈哈,希望他喜歡!
Haller Guldiner
他說他冬天會光顧滑雪場20至25次,叫我一定要試試看滑雪,所以我決定有機會要再回去因斯布魯克滑雪!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柏林時,遇到一個美國的沙發客Mike,在柏林之後,他一路跟我一起玩到布拉格,再到維也納。我們在布拉格時,在維也納的緊急沙發求助版上po文,很幸運地受到一個善心女士的回覆。

Karin剛加入couchsurfing.org不久,我們是她頭兩個沙發客。她的公寓是十九世紀時就有的建築,門及樓梯都很有歐洲的古早味,但基本上都有在維修,要我們不用擔心會塌掉,而且其實她很在意室內的設計感(IKEA的愛好者之一),所以把環境弄得相當乾淨漂亮。
Karin家的沙發

Karin白天要上班,所以白天都是我跟Mike出去活動,直到她下班回家,在家裡吃點東西後,晚上再帶我們到市區走走,介紹了很多地方及故事給我們知道。

她帶我們穿梭在不為人知的小巷,去看音樂神童莫札特住過的(兩個月)房子。
證實莫札特住過的牌子
庭園一照
她講了一個故事:「約在十八世紀末或十九世紀初,相傳有一種雞頭蛙身的怪物(Basilisk)在危害人間,很多人因為那個怪物而死掉,但怪物只要看到鏡子就會被自己殺死(有點像蛇髮女妖對到鏡子也會把自己石化一樣)」。

當然這只是傳說的故事,比較有可能的說法是因為當時人開始使用煤氣,可能使用不當聞了太多煤氣或是因煤氣起火之故才有太多人傷亡。
雞頭蛙身的噴火怪物Basilisk

也是因為她我認識了Geocaching,英文字典可能找不到這個字,但維基百科查得到,中文維基翻譯成「地謎藏寶」。這個遊戲就是有人去放藏起來的東西(cache),然後讓玩家(Geocacher)利用GPS定位去找尋這個cache,找到後打開並在紙上記錄下你的小名(證明你有找到),然後上傳至App告知Geocacher你找到了這個cache,也告訴大家你尋找的過程心得讓其它的Geocacher也可以參考。

Geocacher稱不知道這個遊戲的人為-麻瓜(muggle,就如哈利波特故事中不會魔法的人),所以在找的過程中、簽名的過程中或放回去的過程中,都盡量不要讓麻瓜看見,不然那個cache可能會因為麻瓜的好奇而被拿走或不見!

地謎藏寶的國際標誌
這大概也是我在諾魯認識Hash(註)之後,發現世界上還有另外一群人在玩這個遊戲。Karin用App讓我看cache在全世界各地的分佈,我發現亞洲南韓、日本、香港、臺灣都人在玩(大陸玩的人不多),連諾魯都有一處cache可以找!

(註) 延伸閱讀 <[諾魯] Nauru Hash House Harriers

cache通常只有當地人可以放置,因為cache是需要維護的,如果cache受潮了、損毀或被偷了,經Geocacher反應之後,當初放置的那個人必須去處理才行。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加入goecaching.com註冊,然後就可以開始你的藏寶之旅了!

Karin因為是剛開始玩couchsurfing的人,所以在過濾人上自然會比較多心。在聊天時她說,要不是Mike,她可能不會單獨收我。因為Mike有一個Pioneer的徽章在個人檔案上,所以她對Mike是相對比較放心的。

我後來有問她原因,她說:「個人檔案沒什麼問題,只有大頭照帶了一頂帽子,看不到全貌讓人比較不放心而已。」

所以奉勸各位沙發客,換一張有清楚輪廓的照片吧(認真貌)!

我與Karin最後合照
Karin真的是一個很好的host,是那種有機會回到維也納也會想約她喝杯咖啡的那種

在地鐵站道別時,

「或許不會是這幾年,但總有一天會去看看臺灣的!」她說。

我想,無論在維也納或臺灣也好,有緣會在見面的!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