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面得知一個訊息,西班牙有個非政府組織正在執行一項名為「s.m.a.l.l. (Send Mail Art, love & Life)」的計畫,收集全世界各地來的明信片,但前提是你必須花一點心思在明信片上作畫,再將明信片放上網路畫廊上販售,利用募得的基金,在衣索比亞建一所小學。



s.m.a.l.l. is an art project that is made possible by cooperation at a global level and which was born from the necessity of covering one of most important basic needs in the life of a human being: EDUCATION.

We need art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send us their work in the form of a Mail Art. You can illustrate, paint, design, write or transform a small postcard into a unique piece of your art. These pieces will be framed, exhibited and sold in order to raise funds to build a school for children in Korem, Ethiopia.

s.m.a.l.l. also acts as an online platform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work of talented emerging artists 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solidarity of the more established artists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All the works will be exhibited on: thesmallblog.tumblr.com

3 small steps:

1.- Choose a postcard of your city or the place where you are at the moment you find out about the project.

2.- Transform it artistically with total freedom: draw, write, or do whatever you want with it to make it unique.

3.- Put on a stamp and send it to:

MADRE ÁFRICA
C/ LIMÓN, 24 Bajo Derecha
28015 Madrid Spain

如果你不是畫家,只是一個營養師,那怎麼辦呢?首先,先到郵局去買一張明信片,然後找出來小時候畫畫時的色筆朋友們,把明信片翻過來背面開始作畫就沒問題了!
Front side of  the postcard
明信片的正面
其實畫得好還是不好都是其次,重要的是參與了什麼,並且從中獲得了什麼或幫了人什麼!對我來說,我喜歡有趣的事情,勝過只是與陌生人交換明信片

Draw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postcard
於明信片的背面作畫
真的太久沒有畫畫,但還好看起來還蠻像樣的!我畫了幾項諾魯的特色在上面,有國旗、椰子樹、磷礦(運輸帶)及貨櫃船,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國旗下呲牙裂嘴的挖土機,用隱喻的方式對諾魯生態浩劫抗議(???),雖然看過的朋友都不知道那是什麼...


可能大多數的人會覺得你的畫一點價值都沒有,但誰知道你會不會跟畢卡索或是《魯冰花》裡的古阿明一樣!雖然我一直幻想著我的作品會以高價賣出。我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Affix a stamp and send
貼上郵票後寄出
其實諾魯明信片的郵資是預付的,只要購買明信片不用另外貼郵票即可寄到全世界各地,但以我的經驗,大部份的明信片收集者都想要明信片附有當地的郵票,所以我想一張來至稀有國家又貼有郵票的明信片,我相信應該很對買家的胃才對!


s.m.a.l.l.

Website: http://thesmallblog.tumblr.com/
Address: MADRE ÁFRICA, C/ LIMÓN, 24 Bajo Derecha, 28015 Madrid, Spain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用膝蓋想也知道Olympic Day Run想必與Olympic Day有相當大的關係,那Olympic Day又是什麼?Olympic Day是一個叫Pierre de Coubertin的法國人為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所以於1894年6月23日正式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從此之後這天就被稱為「Olympic Day」。
Pierre de Coubertin (from Wikipedia)

Olympic Day Run是每年6月份各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s, NOCs)為了推廣全民體育所舉辦的跑步活動。內容通常有1.5公里的Fun Run與5或10公里長跑。

那Olympic Day Run跟Coca-Cola(註)又有什麼關聯呢?我想應該就是普通的企業贊助吧?!因為今年諾魯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副主委,剛好就是島上最大超市Capelle&Partner的老闆,拉可口可樂作為贊助也不是什麼難事吧!
Coca-Cola company (from Wikipedia)
(註) 除了古巴、朝鮮因為政治等因素沒有開放可口可樂進口外,全世界各地都有可口可樂的蹤跡,諾魯也不例外。

6月29這天,雖然是禮拜六,但因為六點半開始領背心及帽子。因為怕晚點去會被領完,所以起了一大早到Civic Cente去排隊領取。

到現場時果然已經一堆人再排隊了,所以就乖乖跟著領號碼排隊,大概排了半個小時左右我們也領到了背心與帽子。但距離八點開始跑的時間還有點距離,所以就到大使館吃早餐去了。

到了快開跑的時間,其實背心帽子也都還沒被領完,實在是有點後悔為什麼要那麼早起床= =||

Anyway,比賽終於要開始了...

起點為Civic Centre,終點為Capelle商店前,全長共5公里左右。當天警車會將這5公里的道路封閉,所有的機車與汽車都不能在上面行駛,必須繞島的另一周。

從Civic Centre到Capelle共5 km左右 

我本來就打著到此一遊的心情來參加這個比賽,所以當然沒有要賣力奔跑到終點囉!
出發前的合照
Capelle老闆, 大使, 秘書, Tyler, Francis, 我與林醫師 (順序由左至右)

雖然沒有奔跑,但事實上也是用快走的步伐在踏進。在路上遇到Dan與Alice,一邊快走一邊聊了起來。Dan曾在台灣待過三年,說著一口好中文,每次想到他講中文,我講英文的畫面就很有趣!
Dan 與我
Dan與Alice的目標是一個小時內快步走完這5公里,但由於我的加入拖累了他們,最後的成績以1小時又1秒作收。Oh man! We are nearly there!


於終點的合照
這Olympic Day Run在諾魯算是一大盛事,明年是路跑的第20屆,所以將會盛大舉行!我想對駐外人員來說,諾魯應該常常舉辦一些這樣的活動,畢竟駐外人員的休閒娛樂不多,至少在諾魯我知道的是這樣。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西元1798年,一位名為John Fearn的英國船長,在他紐西蘭到中國的獵鯨旅途中發現了一個蕞爾小島。當時,他眼中的這個小島有著漂亮的景色,島上的人民看起來也相當和善,於是就將這小島命名為「Pleasant Island」,也就是-諾魯

這個國家曾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之一(註1),雖然榮景已經不再,但近來難民營的進駐以及第二層磷礦的開挖,使諾魯的經濟也慢慢有所起色。也因為如此,諾魯來往澳洲的班機也變多了。

(註1) 延伸閱讀<諾魯與磷礦>

諾魯是南太平洋小島國之一,為一陸升島嶼,周圍沒有小島圍繞,全島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是全世界第三小的國家,也是全世界最小的共和國家,人口僅9千至1萬人左右。

雖然位於赤道附近,是個典型的熱帶國家,但受到海洋的調節,其實不像臺灣的城市如此炎熱,白天均溫只有30°C左右,晚上也相對涼爽。也因為在赤道附近,從來沒有颱風造訪過這個國家。(p.s. 也沒有地震)
Map of Nauru
這是一張不知道從誰畫的精美地圖,地圖上有諾魯目前的分區(共14區),也可以看出來商店或住家大多都聚集在諾魯的西岸;東岸則較空曠,生活機能就沒有西岸好。

Youtube上有一段四分鐘的影片,是諾魯人騎車環島一圈的景色瀏覽。諾魯是靠左行駛的右駕,環島公路大約是20公里左右,開車(速限48 km/hr)環一圈大概也要25分鐘左右。
要如何到諾魯呢?
Our Airline航線
首先,要先從澳洲的布里斯本(Brisbane)轉搭Our Airline到諾魯。從布里斯本到諾魯的航班一個禮拜只有三班(註2),分別是星期日23:00及星期四07:00及23:00。 另外,也有航班來往馬紹爾群島(Majuro, Marshall Islands)、吉里巴斯(Tarawa, Kiribati)及斐濟(Nadi, Fiji)之間。 所以有兩種選擇:第一、星期日從布里斯本搭飛機到諾魯,再選擇星期三、四或五回布里斯本;第二、從諾魯再轉飛往馬紹爾、吉里巴斯或斐濟等國家。

(註2)從2013.06.16開始適用
Our Airline航班 (Week one)
Our Airline航班 (Week two)



位於Yaren District的機場跑道
Accommodation 
  • Menen Hotel
位於Meneng District的Menen Hotel是諾魯星級最高的飯店,一晚房價要澳幣$95-100以上。房間有供熱水但沒有Wifi,如果要上網可以到飯店大廳付費使用。(因為難民營設置在諾魯的關係,目前飯店裡擠滿了澳洲的工作人員,一位難求!)
Menen Hotel
  • OD-N-Aiwo Hotel
位於Aiwo District的OD-N-Aiwo Hotel是諾魯第二高級飯店,一晚房價要價澳幣$40-80之間。房間裡面沒有供熱水及Wifi,萬一停電也沒有backup。(也是住滿了澳洲難民營的工作人員,同樣是一位難求!)
OD-N-Aiwo Hotel
Transport
  • Car Rental
當地最大的超市-Capelle&Partner也有提供租車服務,一台車一天的租金約澳幣$69-79之間。(C&P也有租房服務,房間配備比Menen Hotel好,但價錢也相對地昂貴。)
當地最大的超市-Capelle&Partner
  • Bicycle
臺中市長胡志強曾經捐了100輛捷安特腳踏車(型號:G2800)給諾魯,分發到社區後,還有一些放在台灣大使館。如果有需要的話,我想向大使館通報一聲就可以了。
Giant G2800 腳踏車
Things to Eat 
  • Chinese dishes
諾魯島上到處都有中國餐館,密度相當高,走到哪裡都有中國餐館(諾魯也才一丁點大)。基本常見的中式料理,如炒飯、炒麵或燒肉飯都有,不同家口味有個別差異,看你習不習慣它的口味而已。
位於Yaren District的Mystic
  • Fish and chips
有一些中國餐廳也賣這一道英式炸魚,一盤這樣的英式炸魚大約是澳幣$5。如果是距離港口近一點的,價錢可能會便宜澳幣¢50。最好吃的英式炸魚莫過於Anibare Harbour Restaurant (Anibare港口對面)了,其它餐廳都炸得太過乾癟。
Fish and Chips
  • Yum Cha
機場航廈旁邊的Reynaldo's Restaurant也是一間中國餐廳,平常跟一般的餐廳沒兩樣,特別的是,早上有提供港式飲茶早點,想吃什麼就拿什麼,總金額是以東西與盤數作計算。
Reynaldo's Restaurant
港式飲茶(Yum Cha)
  • Coconut fish
這一道算是當地的特色食物,諾魯人相當愛好吃生魚,在NAOERO Public Health Centre旁的Coconut Tree(中國餐廳)就有供應。將生魚片與新鮮椰奶一起浸泡,再用生洋蔥及檸檬調味。通常是以一盤Coconut fish加上一盤白飯供應,這樣一餐也要澳幣$4起。
Coconut Fish
Things to See and Do 

旅遊聖經Lonely Planet也有對諾魯的旅遊介紹,但不多。上面只提及了三個景點:
  • Cantilevers
諾魯是磷礦生產國,磷礦(與漁業)是這個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早在1907年,德國占領諾魯期間,就已有開挖磷礦的記錄了。在一戰(WWI)後,為了方便磷礦運輸至外海的貨船上裝填,所以在Aiwo District的海邊興建了兩條從陸地延伸至外海的磷礦輸送帶但現在早已報廢。目前看到的這兩條是1960年代興建的,距離舊輸送帶不遠處。
位於Aiwo District的磷礦輸送帶
報廢的舊磷礦輸送帶



  • Command Ridge
Command Ridge(應該翻為制高點?),位屬於Aiwo District,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是高65公尺(213英呎),是諾魯最高的地方。這上面有個日軍在1940年代(WWII)所建的對空砲臺,只是經風吹日曬之後早已成了鏽鐵。不過到達這裡前,要得先爬上爬下地征服一堆pinnacle才行。


  • Former Presidents' House
台北有天母,諾魯也有個上城,當地人稱為MQ。此區域的房況看起來就比山下的好一些,很多都承租給澳洲人,就連澳洲高專(大使)也住在MQ區。而且如果是建在山邊的房子,每天起床都可以飽覽外面一片無垠的美景。
MQ區往下眺望的景色
LP的介紹上說,在前總統宅邸可以遠眺諾魯的漂亮的風景,但在2001年的時候,因當地人不滿政府的管理不當,所以用一支番仔火燒掉了,還佛心來的勸大家,不要因為一時衝動,也燒掉了寶貴的自然資源,要三思! (原文:Ponder any potential lessons on the exploitation of finite natural resources. Think about purchasing a box of matches.)
門前的HOUSE字樣
但也因疏於整理的關係,那裡早就已經雜草叢生,茂密的樹林也把良好的視野給遮蓋住了。不過還是可以到MQ的其他地點,往下遠眺諾魯的風景 (但請不要往下跳)。
總統舊宅 Former President's House

Wikitravel上,也有諾魯景點的介紹。提到的景點有:

  • Anibare Bay
Anibare 海灘,我想指的應該是Anibare港口旁以及The Bay(西餐廳)前的海灘吧。碧海藍天、白淨的沙灘與搖曳的椰子樹,還算騙得了人,也是明信片上的圖案之一。
Anibare Bay
少見的陸寄居蟹




  • Anibare Harbour
從Menen Hotel到Anibare的方向去,過沒多久就可以看見右手邊有一個小港口,假日或傍晚都有很多人在港口裡游泳。當然,跳水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在沒有四季變化的諾魯,戲水就是一個很消暑的玩法。
Anibare Harbour
港口跳水

如果有防水相機的話,不妨拍拍港口下的海底生物,應該有很多漂亮的熱帶魚類以及少數的海膽與珊瑚,等著你去跟他們打招呼。
Anibare港口中的魚

港口旁的魚與珊瑚


  • Government Buildings
諾魯沒有什麼高樓,有兩、三樓的房子已經很了不起了。政府部門的辦公室就位於Yaren District,淺藍色屋頂的總統府及粉紅色屋頂的國會,在諾魯還算蠻有特色的建築物。
總統府 President Office
國會 Parliament
  •  Buada Lagoon
OD-N-Aiwo Hotel對面的那條上坡路,可接往Buada District。此區是諾魯唯一地勢較高而且沒有與海接觸的區域。Buada Lagoon是位於Buada District的一個淡水湖,周圍有繞湖公路可以繞湖一圈,但從來沒看過有人在裡面游泳,也沒有諾魯水怪的傳聞!
Buada Lagoon


  • Around the Island
來到諾魯,沒有環島一周的話,就真的白來了!接下來上場的都是網站上沒提到的,如Aiwo District的Civic Centre,每周六都會有假日市集,賣的都是食物或是他們從國外進的貨居多,我曾看過有手工藝品攤,但不常就是了!
Civic Centre 假日(周六)市集
Civic Centre裡有一間國營的超商-Egigu,店裡空間很大,但賣的東西卻很少。另外,這裡也有一間網咖,我沒有進去試過,但上網查了一下,Cenpacnet Inc.似乎是nr.網域申請公司。
Civic Centre的網咖
下午時分,有豢養軍艦鳥的海邊人家,就會開始用魚餵食軍艦鳥。軍艦鳥是全世界俯衝速度最快的鳥,看著軍艦鳥在天空中俯衝搶食魚肉的畫面,會讓人很想要親自下去餵食。
Frigate bird 餵食秀
Meneng District有一間房屋的外觀是臺灣國旗的樣貌,會塗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地主很喜歡臺灣,所以堅持要把房子漆成臺灣國旗,但它其實承租給中國人開餐廳用喔。外面也有臺灣捐贈的太陽能板,來到這邊不妨拍個照留念一下。
漆成臺灣國旗的中國餐廳
經過Menen Hotel後有一個上坡,左手邊有一個海嘯警報的標誌,那個標示是說:「海嘯警報發布時,請往上到高處避難。」如果照著標示往上走的話,就可以到達比較高的地方,也就是當地人稱的Top side。Top side有一塊長滿樹枝的大珊瑚礁岩,據說當初磷礦開挖前,地面的高度跟這塊大石頭是一樣高的。
Top side的大珊瑚礁岩(coral rock)
如果騎車或是散步累了,不妨停一停環顧一下四周,到了一個步調慢的國家,就算是看著同一顆夕陽西下,都有另一番特色及體悟吧?(希望不會是為什麼要來這個鬼島!)
海邊的夕陽
  • World War Relics
經過了二戰的洗禮,日軍在這裡留下了很多戰後遺跡,如對空砲臺、碉堡及監獄等。在Top side也有當初美國轟炸機的殘骸,有一台B-25G Mitchell的轟炸機,被擊落在諾魯的Top side上,如今也成為諾魯的一個景點了。
海邊的碉堡(bunker)
美軍 B-25G Mitchell 轟炸機殘骸
於Yaren District 的日軍砲臺

  • Phosphate Mining Visiting
某次,行醫團來諾魯一個禮拜,周末跟隨著行醫團到了礦區裡面去參觀裡面的作業程序,還有一個導遊全程陪同講解。但我不清楚一般人可不可以這樣進去參觀?跟團的話可能可以。
磷礦分集場
參觀磷礦作業程序


  • Hash House Harriers(註3)
諾魯的Hash的成員主要是由澳洲、斐濟及台灣人等外籍工作者所組成。活動內容是一主辦者設計路線,其他成員跟在其後走完全程,於每個禮拜三的傍晚六點集合出發,行走時間約45-60分鐘,遊戲結束後會在主辦人家中吃晚餐、喝酒及聊天,是外籍工作者間的社交活動。若有興趣的話,可以與駐諾魯台灣大使館聯繫。

(註3) 延伸閱讀[諾魯] Nauru Hash House Harriers
Hash House Harriers

  • Noddy Birds Capturing(註4)
Noddy Birds是一種海鷗,每到傍晚時,捕鳥人就會拿著網子及擴音器到磷礦區裡捕海鷗。補到Noddy Birds後,再以用BBQ處理,一隻可賣澳幣$1,算是一種當地特產(delicacy)。來到諾魯怎麼可以沒吃過,但佛曰:「不可言!」

(註4) 延伸閱讀[諾魯] 捕玄燕鷗 Noddy Birds Capturing
捕獲的Noddy Birds


  • Surfing(註5)
通常衝浪的話都是在Boe District這個小港口,有時候會因為浪況而換地方。但基本上,下午五點過後,衝浪俱樂部的車就會載著小朋友到Boe Channel衝浪。如果想衝浪的話,就湊過去跟他們說你想要借一塊衝浪板試試,我想他們不會不答應的!

(註5) 延伸閱讀[諾魯] 衝浪小學 NAOERO Surf Club
Boe Channel
衝浪的小朋友
  • Bingo
賓果在諾魯是一種合法的博奕活動,幾乎每天晚上都有賓果可以玩,一個晚上還有好幾場。諾魯人什麼不準時,玩賓果的時候特別的準時,還有專門的巴士環島載客到這個T Shop玩賓果。可見賓果在諾魯人心中地位之崇高,不在話下。
T Shop 賓果場地

曾衝著獎金高達澳幣$3萬的時候,純粹抱著體驗的心情玩過一兩次,當然財神爺沒有站在我這邊,如果中獎的話,我這篇文就要改分享為「外國人如何在諾魯洗錢?」才對!
曾經最高獎金到澳幣$33,500
玩法是這樣的,你必須先買一疊澳幣$12的賓果券,一疊又可細分為六組3x9的格子,並且一疊總共可玩10回合。每一回合,念號碼的人會以極快的速度念完一長串的號碼,如果你在圈選號碼時發現,某一組3x9格子裡的數字全中了,那就可以大喊Bingo!就算喊錯了,也不會算你詐胡的!
數字的念法如下:
77:Double seven, seventy seven
31:Three-one, thirty one
2:On its own, two  必須很專注地聽,因為你沒有半點猶豫的機會!
賓果用的紙
  • Intertidal zone (Night time)
如果你有一雙還不錯的膠鞋,晚上也可以到潮間帶逛逛,有一些退潮時無法及時回到大海懷抱的生物就會徘徊在礁石中,或許可以看到特別的海中嬌客。若遇到初一、十五大退潮時,還可以走到遠一點的地方撿「珍珠螺」,回家煮來吃。
puffer fish
sea urchin
珍珠螺
Public Holidays
  • New Year (1st, Jan.)
  • Independence Day(31st, Jan.)
  • Good Friday, Easter Monday and Easter Tuesday
  • Constitution Day(17th, May)
  • Angam Day(26th, Oct.)
  • Christmas and Boxing Day(25th, 26th, Dec.)
如果剛好遇到以上這些國定假日,島上可能會有什麼特殊活動正要舉行也說不一定。除了上述的節日,諾魯也放國際婦女節(8th, Mar.)及磷礦移交日(註6)(1st, Jul)。

(註6) 1970年的7月1日,原本屬於澳洲、紐西蘭以及英國一起控管的磷礦公司(RONPhos)正式交還給諾魯。

To Think or Sink? 一眼望去,一片光禿無植被的嶙峋怪石,一直延伸到住屋家旁,讓居民們不得不擔心他們的房子是否即將變成危樓?
Buada District 的新礦區
磷礦對這個國家來說,到底是福?還是禍?常常可以看見學校教室牆壁上貼著小朋友的畫作,上面寫著:「Stop digging!」或是「No more mining!」之類的標語,但大人們為了錢,還是拼命地挖著。學校的老師曾告訴我:「磷礦還沒挖前,島上布滿著芒果樹,但隨著磷礦開挖後,芒果樹都不見了。」
我想芒果樹只是個隱喻,不只芒果樹,很多東西都隨著磷礦的開發而消失,傳統文化就是其一。傳統文化在諾魯已經相當式微,曾因磷礦帶來的財富,島民都曾過著有錢不怕沒東西買的日子,傳統就這樣沒了傳承,只好淪為老智者的記憶。
不知道的人都會對我說:「諾魯,應該有很多熱帶作物、傳統文化還有享受不完的海灘吧?」,我必須告訴你,諾魯是個例外。
Limestone and pinnacles
從沒料過自己會在諾魯這塊土地上生活9個月,這段日子的確體驗了很多諾魯風情,若要說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什麼?我應該會回答:「一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吧!」
最後引用榮諾魯部落格的一篇文章<諾魯就在那裡>,作者曉峰醫師寫得很美,他是這麼說的:
我去 或者不去 諾魯就在那裏 不起不滅

我念 或者不念 諾魯就在那裏 不來不去

我愛 或者不愛 諾魯就在那裏 不增不減

我跟 或者不跟 諾魯的手就在我手裡 不捨不棄

去諾魯的懷裡 或者讓諾魯住進我心裡

驀然相愛 寂靜 歡喜


這篇文章就獻給即將赴任的駐諾人員或是想來一窺究竟的旅人們吧!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諾魯人問我在哪裡工作時,我都會回覆說:「I work for Taiwan Technical Mission」,我想當地人會知道Taiwan,但應該一堆人會對Technical?Mission?很有大的疑問。因為我們既不是搞電腦的,也不是CIA之類的特務,為什麼要叫Technical Mission呢?在諾魯,台灣技術團(Taiwan Technical Mission)主要是提供農民種菜或養豬「技術上」的援助,目標為改善當地的基礎農業發展,而我只是計畫裡的一個小配角。

WALL•E》電影中,未來世界有機器幫人類處理大小事,所以不再勞動的人類都變成胖子。諾魯曾是個富裕的國度(註1),這裡的人們曾過著有錢萬能的日子,於是開始懶的勞動,靜態的生活習慣也使他們的體型開始往橫向發展。

這是我來諾魯前,在YouTube上找到的影片,標題下為「The Fattest Place on Earth」,影片中談到諾魯的飲食西化,造成諾魯的肥胖及糖尿病,但我不知道其中的數據都是從哪裡來的?可能就像台灣的新聞一樣,總是下一些誇張的標題來吸引人!本來以為諾魯隨處可見像麥當勞般的「西化」食物,其實到了諾魯才知道,中國餐廳的飯及商店的罐頭肉品才是諾魯人最常吃的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s Administration, FDA)已正式將肥胖(症)列為一項慢性疾病,容易導致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發生,為現代文明病之一大隱憂。
2008 Estimated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Pacific countries
Pacific Islander have greater risk for T2DM and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Nauru
這兩張是我在「烹飪示範教學」營養課用的slides,主要是想傳達肥胖及糖尿病在諾魯的高盛行率,希望諾魯人能夠正視這個問題。根據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統計資料,大部分南太島國其過重(overweight)盛行率皆超過50%,諾魯更是高達90%以上,表示十個人裡面只有一個人的BMI小於25,幾乎是全世界之冠。東方國家,如中國或日本,其過重盛行率只有7%左右;諾魯之糖尿病盛行率也是全世界名列前茅,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2012統計資料顯示,糖尿病盛行率最高的五個國家都是南太島國,諾魯盛行率為30%,位居全世界第二名(台灣之盛行率是8%),這些都是我被選來的原因了!
  • Cooking demonstration
推廣蔬菜種植一直是技術團的本業。當然,要改善肥胖及糖尿病的盛行率可不是單單吃蔬菜就能解決的,更何況諾魯人吃菜的意願一直不高。而烹飪示範課的用意是,除了使諾魯民眾知道「如何料理蔬菜」外,還可順便「推廣蔬菜種植」。 而我的工作就是於烹飪示範前,給民眾一堂15至20分鐘的營養「指導」,主要用意是對社區民眾宣導吃蔬菜的好處。內容大概是介紹諾魯有哪些常見的菜,並順便提醒有一些植物含的澱粉較多要注意攝取量;蔬菜含有哪些營養素對身體健康有幫助,建議多攝取;最後在提一下肥胖及糖尿病在諾魯的高盛行率,大概就是這些!希望諾魯民眾有被我「提醒」而開始增加蔬菜攝取!
Nutrition instruction for Yaren district community at Buada Farm
剛開始由技術團方先教怎麼煮,不外乎是一些簡單的中式料理,如炒青菜、番茄炒蛋及炒飯等。接下來換社區民眾自己動手做料理,需要我們的時候再從旁協助。其實民眾都還蠻有慧根的,就算忘記步驟也可以自己推敲出一道有個人風格的料理。
After we taught, Nauruan cooked by themselves
The food Nauruan they made
Cooking demonstration at Location
但我想,大部分的民眾還是抱著有東西吃得心情來參加的,回家也不一定會照著我們教的煮,畢竟食材(蔬菜)的取得並不容易。至於栽種蔬菜的意願,每次辦完也沒什麼人主動與我們連絡,所以推廣蔬菜種植這條路還有很長一段要走。
  • School feeding Program
此營養午餐計畫,是澳洲出資,用意是「提供原本沒有中餐吃的小朋友有東西攝取,且另一方面也可鼓勵學童上學,提升就學率」。而台灣技術團為了增添菜色變化及改善學童的營養狀況,則是提供免費的蔬菜及雞蛋讓當地的餐廳做午餐,提供給Infant School的學童。
Lunch boxes from Anibare Restaurant
Lunch boxes from The Bay Restaurant
我的工作則是到餐廳去「關心」是否有將技術團提供的蔬菜及雞蛋加入午餐盒中,順便寒暄一下,最近送餐有沒有什麼事發生。有時候會跟著餐廳一起去送餐,除了關心送餐情形外,還會詢問學校老師或是健康推廣人員有關營養午餐的反應,這樣可以適時地將所見所聞反映給上級或當地的營養師討論。
Delivered the lunch boxes to infant school
Met lots of kids at Meneng Infant School
2013年四月開始,諾魯政府撥預算,讓餐廳供應全島所有學生約2800多份免費午餐,這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但是學生們對食物方面的教育還需要加強,例如,學生將不喜歡吃的蔬菜丟棄在地上的現象,還是相當普遍。
  • Naoero Public Health Centre
Naoero Public Health Centre
在公衛中心有一間營養室,基本上每個星期二、四是糖尿病門診時間。另外,營養室也有舉辦減重比賽,參賽者每兩個星期三要回到營養室測量體重,看是否有達到2%減重目標,我有時候也會來這邊,看當地營養師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這邊「健康」食物並非隨手可得,食物得靠貨櫃船或飛機補給,而且價格變動過大。因此衛教的方式不像台灣是告訴病人該怎麼吃或吃些什麼,而是了解他們吃些什麼,教他們如何減量分餐的技巧以及減少調味料的使用等,以助改善肥胖及糖尿病的病情。
Nutrition Unit
有時候碰到特殊情形,例如家庭訪視或是幫小朋友打疫苗,我也會跟去看看。家庭訪視是針對行動不便的病人,固定時間去測量他們的血壓及血糖,並關心他們的用藥及飲食狀況。但那些行動方便的媽媽們,卻懶得帶自己的小孩到公衛中心打預防針,有些甚至就住在公衛中心的對面,還是需要護士挨家挨戶的去拜訪。
Home visiting
Baby immunization
但說實在的,大部分糖尿病病人還是不太願意面對真相,真正照會營養師並諮詢飲食技巧的人真的很少。不知道是懶惰不想來?還是不知道糖尿病(併發症)的可怕?
  • MWINEN KO
《MWINEN KO》是諾魯唯一的國家刊物,於2010創刊。MWINEN KO為諾魯話,英文翻譯是「Let’s talk about the issues」;中文即是「讓我們談論吧!」。內容通常是有關當地政府或是社區的文宣或時事,並以月刊的形式發行
   
其實,只要你有興趣談論,都歡迎投稿。從2012年12月開始,我了寫一些在諾魯所見的營養相關議題(註2),每個月都可以看到我的專欄The Nutrition Corner。有趣的是,朋友看到我的文章也會跟我討論,甚至會唸一小段給我聽!
(註2) 延伸閱讀
  • RON Hospital 
RON Hospital的「RON」是「Republic ONauru」第一個字母的縮寫。RON Hospital是諾魯唯一的醫院,基本上諾魯人享有免費的醫療待遇,社會福利非常的好!
RON Hospital
每星期二早上不定期會請醫院的醫生講課,如果遇到我有興趣的題目,我也會去聽。例如,腎臟有關課程,其實諾魯除了糖尿病盛行率高之外,腎臟病的比例也不低,因為諾魯高糖及高鹽的飲食習慣,也是引起腎臟病的原因。
Slides of lectures
每星期五早上也會有大查房,有時候也會跟著去,隨著醫師的解說就可以知道住院病人的狀況並且供應什麼膳食。但醫院我實在不常去,能報告的也只有這麼多!
  • Cooking Class in Nauru College
Nauru College
除了全民醫療免費外,學生的教育也是免費。2013年三月中後,諾魯中學校長幫我安排至九年級(國三)的Sewing/Cooking (S/C)課上任教,於是我就與原本的烹飪老師一起上課。
還記得第一堂課上的是「吃蔬果的好處」,上課前我請教學生們在家中吃蔬果的情形,他們一致回答在家中不吃蔬菜,不是因為貴買不起,而是因為不喜歡蔬菜的味道;但水果甜,他們喜歡吃。接著打開投影片講了一些有關攝取蔬果對人體健康的基本概念後,再問他們:「是否願意開始吃菜或勸父母買一些菜來煮?」,大部分的人還是給予我否定的答案。
(後記)第一次教他們時,有個小趣聞。我的投影片中有提及諾魯肥胖盛行率及糖尿病盛行率是世界第一及第二,而學生卻是反問:「全世界?那有沒有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由此可見,諾魯學生對於健康的問題仍無警覺性。
攝取蔬菜這件事,對年輕人來說也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更何況是長久以來沒這個習慣的成人。在平日的生活習慣(文化)及教育中,原本就沒有攝取蔬菜概念的諾魯人,想當然爾,農技團於蔬菜種植推廣方面,諾魯人自然也是興趣缺缺。
Nutrition Lecture for Nauru College students
而且光上營養教育,學生沒興趣且回應也不佳,使得我這樣教下來很沒有成就感。於是我就從技術團拿一些菜跟蛋到課堂上示範如何料理中式料理;有時候也教他們做Scone或Cup cake等西式的糕點,學生反而有興致多了(但也僅只於在吃)。
Maybe this is their first time to cut and cook cabbage
Students felt happy when they got food to eat
在中學教書的日子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1. 有些學生以前根本沒吃過蔬菜,對蔬菜的接受度不高。
  2. 男學生對蔬菜及口味的接受度大於女學生。
  3. 無論男女學生,對於營養知識及飲食觀念上還算及格,但永遠口是心非。
以上是我在諾魯大致上的工作心得。如果有耐心看完的話,其實不難發現諾魯人慵懶,很難主動積極改變現況。若要藉由改善諾魯人的飲食習慣來減緩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及腎臟疾病)的盛行率,不太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看見成效。但其實諾魯也是一點一點的在進步,因為每天下午在機場運動的人變多了,所以改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再給它幾年努力吧!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諾魯這個小島國,小歸小,但是包容了相當多的民族。諾魯約有一萬人人口,除了諾魯人外,第二多的是來自亞洲的中國(廣東新山),約有好幾百人 ,其他國家的人沒有中國多,如澳洲、紐西蘭、斐濟(斐濟印度)、吉里巴斯、索羅門、吐瓦魯、菲律賓以及台灣人(註1)

諾魯島上看得到的國家
(註1) 不包括難民營的難民及工作者

世界文化日是我幫它取的簡稱,其實全名是「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英文名稱為「World Day for Cultural Diversity for Dialogue and Development」。200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並宣布5月21日為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2013年的活動中,鼓勵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和組織採取具體行動,支持多樣性,主旨是:

  • 為了提高全世界對文化間對話的重要性,多樣性和包容性的認識。
  • 要建立國際社對個人的承諾,以支持實際日常生活形態的多樣性。
  • 要消除兩極分化和成見,以提高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合作。



這次參加了諾魯兩間學校主辦的世界文化日,分別為Kayser College(21st May)及Nauru College(24th May)。

Kayser College的代表文化有澳洲斐濟吉里巴斯諾魯台灣,當天的活動除了在校內的表演外,還要先進行花車遊行。

代表台灣的是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學校向台灣大使館拉到贊助,除了希望我們提供台灣食物外,還要教他們唱國歌跟山地傳統舞蹈。大使館希望我們役男支援,但只有一天的準備時間,要小學生從無到有實在有難度。

活動的前一天,我跟Francis到Kayser College去幫忙,本來我們打算去教國歌及幾句臺語,但校方也認為一天要學會台灣國歌太難了,所以希望我們教他們跳山地舞;殊不知山地舞不在我們的list裡,只好跟他們說:你們就看影片自由發揮就好。

後來校方靈機一動說:那你們可以幫我們畫龍舟嗎?頓時不知道要幫忙什麼的我們只好答應了。沒想到一畫就是一整天,一邊畫還要一邊制止跑進教室搗亂的小孩,還好畫出來的東西還像是艘龍舟。

我跟Francis幫忙畫的龍舟
揮灑了一整天的汗水與顏料
世界文化日當天早上,所有代表文化的花車都在Kayser College集合,每部車都掛有各國家的國旗,只是每部車都把擋風玻璃都蓋得滿滿的,這樣還可以看到前面的路嗎?代表各文化的小朋友們都在卡車上面等不及要出發了。
龍舟貼在台灣花車的兩旁
台灣與斐濟花車
諾魯花車(註2) 月(女)神在諾魯的傳統神話中相當有名,諾魯人稱「Egigu」。
澳洲花車
吉里巴斯花車
花車遊行的路線是從Kayser College出發,本來說只到Nauru College就要調頭,結果一繞就繞到機場去環了一圈,總里程數我想都快要可以環島了。以時速不到20公里的速度在向大家宣告今天是世界文化日,吸引了無數路人的目光。最辛苦的莫過於那些在卡車後面的小朋友,在卡車後面讓太陽曬了一小時還要猛揮國旗並大喊:「I LOVE TAIWAN」,相當敬業!
花車遊行路線
繞到機場(諾魯最南端)
回到學校後,就是各文化的展示及表演時間,因為校方要求贊助台灣食物,但實在想不到有什麼可以代表台灣的食物,就只好跟中國人訂了一些「mim pou」(註3)、麵包及炒麵。

(註3) MIN POU應該為廣東話翻為英文的,不是麵包而是肉包或豆沙包的名稱。
臺灣食物
南太島國的傳統手工藝品都很精緻,如斐濟與吉里巴斯,但諾魯本身的手工藝品不是很精緻,由這次Kayser College的展出就知道。
斐濟手工藝品展示
吉里巴斯手工藝品展示(一)
吉里巴斯手工藝品展示(二)
諾魯展示???
代表台灣的小朋友一起唱國歌與原住民歌曲的融合版本,大概就是「...宿夜飛瀉,豬衣私欉...娜奴娃~阿依阿歐嗨啊」,這樣也挺可愛的。另外,還有小朋友害羞又有點懵懂的在跳原住民舞蹈,相當有趣,但學校的老師一直問我們這樣的表現方式可以嗎?我覺得已經相當不錯了,低年級又只有一天的準備時間,還能要求什麼?
唱國歌與原住民歌曲融合版
跳原住民舞蹈

Nauru College代表的文化有紐西蘭斐濟印度諾魯。臺灣就只有我一個人及珍珠奶茶做為代表。24號早上,烹飪教室裡就相當的忙碌,各個文化都有供餐,所以老師們都忙進忙出的在準備食物。
忙碌的烹飪教室
而烹飪教室外頭,有各文化的展示,紐西蘭、斐濟、印度及諾魯的展示。連要待會要表演斐濟傳統舞蹈的學生都在教室裡練習。
練習斐濟傳統舞蹈的學生們
負責紐西蘭文化的是來自紐西蘭及庫克群島的顧問(Sheree及Maureen),除了唱毛利人傳統歌謠之外,還有話劇及遊戲的演出,只可惜天公不作美,不過就算下雨停電還是要完成表演,這也是我第一次遇見情況那麼糟,還是要完成演出的一次,相當賣力。
唱毛利歌謠
話劇演出
就是算下大雨活動還是照辦
斐濟除了展出手工藝品外,還有傳統舞蹈及斐濟食物的供應。連身為斐濟人的副校長Mrs. Waqa也不管下雨,也跳進去與學生一起奮力演出,扭腰擺臀也使學生也她大聲尖叫。
斐濟傳統手工藝品
學生表演斐濟傳統舞蹈
斐濟副校長Mrs. Waqa也下去一起同歡
印度文化展示攤,都是由斐濟印度(註4)老師所準備的,有服飾、樂器還有製作Roti(印度餡餅)用具的展出。而且印度老師也準備了印度咖哩飯要義賣,要將義賣所得捐給學校。


(註4) 斐濟印度是指從小在斐濟長大及生活的印度人。在斐濟,斐濟人與印度人的人口比例曾經幾乎相當。

印度文化展示-服裝
印度文化展示-印度餡餅
印度文化展示-樂器
諾魯傳統食物是(生)魚肉、Noddy bird(玄燕鷗)及豬肉,只要一個派對中有這三種肉,就可以稱得上一個相當盛大的派對。其實諾魯很難在平常的時候看見這麼多的熱帶水果,如香蕉、甘蔗、芒果及木瓜,只有相當少數的人在種植,但那天通通出現了!
諾魯傳統食物及水果的展出在加上搧蠅小弟
諾魯傳統食物-林投果、椰子及Noddy bird
諾魯傳統草裙
除了跟臺灣大使館借海報及雜誌外來擺攤外,我還準備了珍珠奶茶準備要來義賣,賣出的錢打算全數捐給Nauru College做公益,雖說珍奶是臺灣之光,但是諾魯學生並不賞光,諾魯學生看到不熟悉又黑黑的東西,完全不想要買來試試看,就算是我後來打對折也沒人想買!本來目標是賣個20杯,就可以捐給學校澳幣$20,結果最後成績只有澳幣$8;反觀,隔壁攤賣的印度咖哩飯(一盤澳幣$3),諾魯人雖然也不是很愛「濃」咖哩,但隔壁攤也是賺了近澳幣$100 ,望塵莫及啊!
我準備珍珠奶來代表台灣
隔壁攤是印度老師準備的印度咖哩飯
(後記) 有個菲律賓籍的學生John跟我說:諾魯人對他們不清楚的東西很排斥,如果你把奶茶換成咖啡或是cordial,那一定就會熱賣!這就是諾魯人!

斐濟老師準備的食物則是要供給班上同學吃的食物,肉是用一種稱做「lovo」的方式煙燻而成,很類似臺灣的「控窯」,先在地上挖一個洞之後,把要食物包裹好後丟進去,再用石頭埋覆起來去燻烤它,這方式就稱之為lovo。
斐濟老師在供應學生午餐
斐濟lovo食物
到諾魯已經超過半年,桌上的食物該嚐的都嚐過了,剩下芒果跟椰子肉還沒吃過。可惜忘記跟諾魯老師說要留一顆芒果給我,但剩下的椰子肉倒是吃不到一顆,因為太難吃了!吃起來沒有椰奶味又帶有點生生的味道,很難下嚥。但諾魯學生一直跟我說好吃,我才想跟他們說:珍珠奶茶比這個好吃一萬倍!
曬乾後的椰子
椰子,在台灣最常見的就是取其汁液飲用;諾魯的吃法有三種,椰子汁、椰漿及椰肉。椰漿是從胚乳中收取汁液(南太人稱它為toddy),可以發酵成椰子酒,也可以煮沸變成褐色的甜飲喝;椰子採收後,隨著存放時間增加,椰子汁變少,椰肉相對變多,(椰肉)是提煉椰子油的原料。(難怪我會覺得難吃無法下嚥,因為根本就在吃油啊!)
椰肉
無論如何,這一個禮拜的活動(兩天世界文化日及一天生物多樣性國際日),讓我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傳統文化,也長了很多知識!但同時也筋疲力竭!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是諾魯第一次舉辦「生物多樣性國際日」,由諾魯工商及環境部(Commerce,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Division, CIE)的Biodiversity部門主辦,地點也是在Centennial Hall。當然,台灣技術團也受邀到此擺攤展示。

2000年12月20日聯合國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並宣布每年5月22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英文: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或World Biodiversity Day),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2013年主題「水和生物多樣性」的選擇與聯合國指定2013年為「國際水資源年」(註1)不謀而合。

活動宣傳單(一)
活動宣傳單(二)
What is Biodiversity?
Variety of all living forms of life on Earth including all species of plants, animals, micro-organisms and the ecosystems which they live and interact.
Biodiversity is explored at three levels:
  • Genetic diversity in species
  • Species diversity in areas such as forest, reef etc
  • Ecosystem diversity

Why is biodiversity important?
Biodiversity increase ecosystem productivity; all the species in that ecosystem, disregarded their sizes they all play important roles to develop and adapt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Our wealth needs to be maintained and enhanced for our economic, culture, social and spiritual well-being. 

How is biodiversity beneficial?
Human has direct benefit from a diverse ecosystem; plants, clean water and air, provide oxygen and control erosion. 
Give example:

  • Provide variety of food sources like meat and produce
  • Housing materials comes from tress
  • Medical drugs and local herbs come from plants and most-likely marine animals
  • Plants absorb greenhouse gases and help reduce global warming effects


說是九點半開始的活動也是拖到十點半才開始,而且到了才發現只有三個攤位,除了我們台灣技術團外,還有隔壁攤漁業部門以及對面的婦女部門。這樣不就表示,再爛都會有前三名(獎金)嗎?

台灣技術團展出的東西跟世界水資源日當天的大同小異,但這次除了展幼苗與雞蛋外,還加了作物的種子,每一種種子都還附上其作物及料理過後的照片。但民眾還是對來助陣的「茄子馬」印象最深刻,還被小屁孩用牙齒攻擊!
展出多種作物種子還請來了茄子馬助陣
小苗們
Taiwan Technical Mission display

隔壁的漁業部門( Fisheries and Marine Resources),展出大型貝殼、珊瑚及潛水整套裝備,還現場贈送魚類圖鑑海報,很受到民眾的青睞!也因為看到了潛水裝備,我還跑到隔壁去問他們有沒有Scuba diving的行程?他們說有,但價錢他們不知道,要問部門的其他人(諾魯應該很少觀光客會去scuba diving吧)
隔壁漁業部門的攤位展示貝殼及珊瑚
贈送魚類圖鑑海報


而對面的婦女部門(Women's affairs)請了一隻軍艦鳥(frigate bird)來看門,遠看地時候沒注意到牠,近看才知道牠是活的。除了這隻軍艦鳥外,還有展出一些在諾魯難得一見的手工藝品,還有獨木舟的模型。

對面婦女部門請來了軍艦鳥來看門
也展示獨木舟以及手工藝品

這類的活動,都少不了Infant School的小朋友來表演話劇,但其實每次小朋友童言童(諾魯)語,我都不太曉得他們在演什麼?
Infant School的小朋友
Infant School小朋友的話劇表演
這次的活動競賽項目,除了話劇之外,其他的較偏靜態,如手工藝品比賽、捏陶土比賽及編織比賽。但也因為這樣,競賽者把最厲害的東西拿出來,所以才能看到一些比較精緻一點的手工藝品,不像以前看到得如此粗糙。可能是第一次辦緣故,比起國際水資源日就相對的遜色一些,不過這次的展示單位卻比較厲害(有威脅性)一點。
手工藝品(草裙)
手工藝品(地圖與獨木舟)
捏陶土比賽
參賽作品其一-Help stop the erosion
參賽作品其二-My home Nauru
婦女們當場編織花帶
成品
最後,我們技術團擺攤得了第二名,獎金為澳幣$200。第一名是隔壁的漁業部門、第三名是對面的婦女部門。其實,我個人覺得,諾魯婦女部門展出的東西難得豐富,但東西就比較偏向傳統文化類,感覺跟生物多樣性的關連就沒那麼直接;漁業部門所贈送的海報則可能是贏得第一名的關鍵吧?! 


台灣農技團要送出去的幼雞
其實,我們除了贈送幼苗及水煮蛋外,也是有提供小公雞要來送給民眾。只是怕剛開始就被人拿光,我們就沒東西展示了,所以全部都是最後才贈送!諾魯人對於養雞其實很有興趣,想要養母雞來下蛋,但公雞則不是要養來吃,大多數都是要養來當寵物的。

託這次婦女部門的展出,本來是有個心願是要餵食軍艦鳥的,不過有機會跟軍艦鳥合影,也算是了個我一個心願了!
與軍艦鳥合影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y 2013
諾魯月報-第三十八版封面

The Nutrition Corner

Kidney disease, not kidding!




The kidneys are pair bean-shaped, fist-sized organs that are located below the rib cage near the middle of the back. Most people know that a major function of the kidneys is to remove waste products and excess fluid from the body. These waste products and excess fluid are removed through the urine. The production of urine involves highly complex steps of excretion and re-absorption. This process is necessary to regulate the amount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s in the body such as sodium, potassium and phosphorous. In adults they filter around 190 liters of blood every day to remove waste products that result from the normal activities of tissues in the body.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is defined as having some type of kidney abnormality, or "marker", such as protein in the urine and having decreased kidney function for three months or longer. There are many caus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e kidneys may be affected by diseases such as diabetes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whilst in Nauru diabetes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KD, which accounting around 90%.

What Are Main Cause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iabetes is a disease in which your body does not make enough insulin or cannot use normal amounts of insulin properly. This results in a high blood sugar level, which can cause problems in many parts of your body. In the kidneys, millions of tiny blood vessels (capillaries) with even tinier holes in them act as filters. As blood flows through the blood vessels, small molecules such as waste products squeeze through the holes. These waste products become part of the urine. Useful substances, such as protein and red blood cells, are too big to pass through the holes in the filter and stay in the blood. Diabetes can damage this system. High levels of blood sugar make the kidneys filter too much blood. All this extra work is hard on the filters. After many years, they start to leak and useful protein is lost in the urine. Having small amounts of protein in the urine is called microalbuminuria.

High blood pressure, also known as hypertension, is another common cause of kidney disease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such as heart attacks and strokes. High blood pressure occurs when the force of blood against your artery walls increases. High blood pressure makes the heart work harder and, over time, can damage blood vessels throughout the body. If the blood vessels in the kidneys are damaged, they may stop removing wastes and extra fluid from the body. The extra fluid in the blood vessels may then raise blood pressure even more. It's a dangerous cycle. When high blood pressure is controlled,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s decreased.

How i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etected?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re the keys to keeping kidney disease from progressing to kidney failure. Some simple tests can be done to detect early kidney disease. They are:
  1.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2. A test for protein in the urine. An excess amount of protein in your urine may mean your kidney's filtering units have been damaged by disease. One positive result could be due to fever or heavy exercise, so your doctor will want to confirm your test over several weeks.
  3. A test for blood creatinine. Your doctor should use your results, along with your age, race, gender and other factors, to calculate your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Your GFR tells how much kidney function you have. To access the GFR calculator, click here.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at people who have an increased risk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ave these tests. You may have an increased risk for kidney disease if you:
  • are older
  • have diabetes
  • have high blood pressure
  • have a family member who ha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f you are in one of these groups or think you may have an increased risk for kidney disease, ask your doctor about getting tested. Once kidneys fail, dialysis (have regular blood-cleansing treatments) is necessary. The person must choose whether to continue with dialysis or to get a kidney transplant. 

Diet
When you hav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you need to make changes in your diet, including:
  • Limiting fluids
  • Eating a low-protein diet (this may be recommended)
  • Restricting salt, potassium, phosphorous, and other electrolytes
  • Getting enough calories if you are losing weight


Your recommended diet may change over time if your kidney disease gets worse, or if you need dialysis. Just remember to screen for kidney disease once a year.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三月中後我就以營養師的身分到諾魯中學當志工老師,校長把我安排在烹飪課教九年級(Year 9)的學生。剛開始試著要幫學生上一些營養課,但學生真的一點興趣也沒有!想說就改個方式,讓他們透過烹飪來認識健康食物,但烹飪教室沒什麼經費,所以只好從台灣農技團的農場拿一些菜跟蛋來教學生做一些簡單料理。
教學生怎麼煮菜
有人可能會認為炒青菜有什麼好教的,但Elizur(烹飪老師)告訴我,有的學生真的連煮水都不會,更何況那些十幾年來都沒吃過蔬菜的中學生呢!諾魯,說真的,它稱不上一個非常落後(沒錢)的國家,但蔬菜的取得卻不是很普遍 (學生對蔬菜的接受度不高 ,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做蛋糕
有時候,也會教學生做一些西式餐點,如Cake或Scone之類的食物。比起只告訴他們「什麼是三大營養素」或「吃蔬果對健康有多重要」有趣多了,但學生有時候很調皮,不是真正想要做,尤其女生,她們只想拍她們在做東西的樣子!聽Elizur說,在諾魯這個年紀的女生,很多都只想著怎麼打扮,找尋一個好對象而已。


有一次,學校的數學顧問Sheree問我,有沒有興趣搞一個計畫,讓學生在烹飪教室做食物,賣給學校的學師生,順便讓學生知道如何管理錢,對於成本及售價也有一些概念。我當然有興趣啊!......但買大量食材的錢要從哪來?


後來有一次,與大使夫人聊到學校的近況,於是大使夫人就幫我牽線給大使,大使覺得這個計畫不錯,很樂意贊助一筆錢使這個計畫可以開始運作,算是幫助學生也幫助我!此時,有一句話就這樣浮上我心頭:「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幫你!」,太貼切了!

場地布置中
當天畫的布條「We Are Year 9. We need supports
有了這筆經費,又有Music Festival (10th May)這個機會,校方希望我們可以在當晚擺攤子出來賣食物。於是當天早上我們就開始製作「We Are Year 9. We need supports」布條,下午挑了幾個比較可靠的學生來練習晚上要賣的Cake、Scone及咖哩雞飯,也叮嚀那些學生晚上一定要回來幫忙,幸好他們真的都有回來幫忙,不然我、Elizur跟Sheree就忙翻天了!


我們的食物攤 (圖中的紐西蘭人為Sheree)
我們設定一塊Cake賣澳幣$1、一顆Scone賣澳幣¢50、一盤咖哩雞販賣澳幣$3,就連飲料也要一杯澳幣$1,不是附送的!最沒料到的一點就是,諾魯人不喜歡吃咖哩,喔不,應該是說,諾魯人不喜歡吃濃厚的咖哩,所以咖哩雞飯沒有想像中的熱賣,但愛吃甜的諾魯人倒是買了很多甜點。雖然還沒結算盈餘,但這樣看來應該是賺了不少!

左一:烹飪老師Elizur
除了學生以外,當天Elizur跟Sheree都在烹飪教室裡面幫忙,才可以讓有空閒時間可以看一下外面學生的精彩表演。

以下就是當天Music Festival的表演照片:



三張?沒錯,就是三張!請原諒我一整個晚上都待在烹飪教室裡面奔波,所以沒有什麼好照片。Music Festival主要就是請學生到臺前唱歌跳舞,除了有南太平洋的傳統舞島外,還有印度舞及韓國大叔Psy的騎馬舞,好不熱鬧!

忙到最後,一看時間都已經快要晚上十二點了,但是現場還是一堆人,尤其是滿山滿谷的小孩們。第一次看到,有中學的晚會可以辦到那麼晚,而且小孩的父母都不會反對的!

這讓我想到有個諾魯朋友跟我說過,斐濟(Fiji)的電視有一則廣告說:「It's 10pm, do you know where your children are?」,但諾魯是「It's 10pm, do you know where your parents are?」完全相反!(註) 相當有趣!

(註) 諾魯有一項博弈名為Bingo,在當地相當盛行,這就是為什麼晚上父母都不在家的原因。


不管如何,我對第一次的販售的成果覺得相當滿意,雖然忙了一整天,但很有成就感!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諾魯下午五點多的時候,如果你在港口看到一台印有「NAOERO SURF CLUB」的小廂型車,別懷疑,那就是諾魯的衝浪俱樂部!「NAOERO」是「Nauru」的諾魯話拼法,用中文講起來好像很饒舌,但剛好就是「去海邊」的意思。諾魯衝浪俱樂部於2011年才剛成立起來,建立之初,經費沒有那麼多,這台小巴還是諾魯的警察局捐送的。

諾魯衝浪小巴
每到下午五點,衝浪教練John下班後就開著小巴繞島去載諾魯的小朋友到海邊衝浪,諾魯衝浪俱樂部不如你所想像的衝浪俱樂部,它沒有據點,它只有一個衝浪教練跟一台小巴。如果要說它是衝浪俱樂部,倒不如說它是一間衝浪小學目前,俱樂部的主力是小孩們,雖然有些小孩都還不到十三歲,但各個都身手不凡,超乎想像!另外一組成年人,主要是以衝浪救生(surf life saving)訓練為技能,除了能當俱樂部的救援部隊之外;另一方面,還可以當難民營的救援團隊(註1),一舉兩得。

(註1) 目前,澳洲政府將難民安置在諾魯,設置在一處難民無法與當地人接觸的地方。難民偶而會有澳洲保全人員陪同出來運動,John希望爾後難民游泳運動時,衝浪救生團隊就可以在旁協助。


John為了讓小朋友更強,所以訓練小朋友的體力,但小朋友的專注力實在是很低,才剛開始沒多久就一直喊著要surf、surf、John, I want to surf! John就只好用一些小朋友會喜歡的手段來吸引小朋友,例如等一下請喝可樂之類的,他們才肯再多專注一分鐘。
小孩(nipper)的訓練
當初到諾魯之前,在網路上有看到諾魯衝浪俱樂部的相關報導,但卻一直找尋不到它身影,所以我開始問人,直到問到了它的相關連絡方式。原來公衛中心HIV部門的負責人Jayne是衝浪教練的「好朋友」,跟Jayne聯絡之後,過沒多久我加入了諾魯的衝浪俱樂部,一年只要繳澳幣$20,相當於台幣$600元,其實相當便宜。




《Sydney Morning Herald》2012八月有一篇報導<Nauru surfers keen to display skills for new wave of arrivals>,它是這麼寫的:
My island home ... John Short, who works as a rigger at the port, with members of the Nauru Surf Club he set up so Nauruans can teach asylum seekers the rudiments of ocean survival and swimming. Photo: Dylan Welch

NO MATTER what he did, every time John Short tried to go for a surf he attracted an audience.
''I thought I might just have a surf after work, but every time I brought a board down I'd have 50 kids following me asking to try,'' said Mr Short, who works on Nauru as a rigger at the port.

But the 51-year-old - who came to the island two years ago to help maintain the port's dangerously old equipment - did not see the children as an irritation.

''I thought this could be something good for the kids. I started lobbying all the surf companies and eventually got 12 boards donated.''

Twelve months later, Mr Short has 30 locals surfing with him, with another 50 on a waiting list - no mean feat in a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9400.
...
...
He has also formed a local committee of Nauruan elders so the club can become a permanent part of the community.

''One day when my time's up, I want it to run on its own feet,'' he said.

Anyone wanting to donate gear or money to the Nauru Surf Club can email John at short.john55@gmail.com

可見John是真的很有心的想要把衝浪這個活動在諾魯建立起來!
---------------------------------------------------------------------------------------------------------

就在上個星期日(5th May, 2013),諾魯衝浪俱樂部舉辦了第一次的Surf Life Saving Carnival,不得不說在諾魯算是一個相當有規模的活動,參加者跟圍觀者不只是小貓兩三隻,贊助商也是諾魯最大的超商(Capelle)跟電信公司(Digicel),還有在諾魯工作的紐澳人士也聚集起來幫忙這次的活動。
左二:幫小朋友穿衣服的Sheree

右一:登記處的Jayne
Sheree是紐西蘭人,諾魯中學(Nauru College)的數學顧問,也算是衝浪小學的副教練,她每次總是優雅地站在長板上衝著浪。她問我當天可不可以協助人員及「裁判」,協助人員我完全沒問題,但裁判我很訝異,但聽她說我評的組別是「小女孩組」時,就鬆了一口氣!

笑口常開的Maureen
Maureen是諾魯中學的英文顧問,來自庫克群島(Cook Islands),雖然左手上有刺青,但總是笑口常開的她,一點殺傷力也沒有。她是一個很熱心的人,常常也會幫忙衝浪俱樂部的大小事,她也是為了這個嘉年華從早忙到下午才離開的人之一。


Angela負責的食物攤位
本地人的食物攤位
預計早上十點半開始的活動,雖然拖了一些時間,將近十一點才開始,但南太小島的時鐘來說已經算是非常準時的了!活動一直到下午五點才結束,如果中途肚子餓的話,海邊還有兩個食物攤位可以選擇,一攤是紐西蘭來諾魯的特教顧問Angela負責;另外一攤則是當地人擺設。Angela賣的食物是一個澳幣$3塊的漢堡、飲料自取,算是虧本生意做公益,她12歲的兒子Montana(註2)也有參加衝浪比賽。

(註2) 在<[諾魯] 戰士vs.氣候變遷 350.org in Nauru>,跳Haka/Warrier Dance的那位小朋友。

奪標比賽
賽包含有小朋友的奪標比賽(Flag Event)、衝浪救生比賽(Board Paddle Event)及衝浪比賽(Surfing Competition)。大家為了獎品,可真的是拼了命的在比賽,平常練習都沒那麼認真!

衝浪救援比賽     photo: Steven Bliim
小朋友衝浪的英姿     photo: Steven Bliim
衝浪比賽     photo: Steven Bliim
雖然被告知要當小女孩組(<13 years)的衝浪裁判,但最後卻成了男孩組(<18 years)及成人組(Open group)的裁判,真的是硬著頭皮上了,還好評分規則都是一樣的。有時候一次碰到七、八個一起比賽,要記清楚每一個人的名字跟特徵,還真的不是很容易,尤其是在每個參賽者都遠遠小小的看不清楚臉的時候。雖然Sheree很客氣地對我說:「William, you did a great job!」,我自己是覺得我盡力了,但不管如何都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


最後的獎品- 衝浪板
最後,當全部比賽都結束後,所有的小朋友都乖乖坐在一起,渴望地看著那些衝浪板(獎品),正期待等一下會是他自己拿走了其中一塊。不管贏家為何,透過這個Beach Carnival可以讓跟多諾魯人之道John的努力,也希望諾魯衝浪小學可以一直帶給諾魯人(無論大小朋友)新的體驗,畢竟這小島上,年輕人除了關注AFL(註3)外,也沒有其他特別的運動可以關注了!

(註3) AFL為Australian Football League之簡稱,即「澳式足球聯盟」。除了電視以外,諾魯月報(MWINEN KO)在最後都會有好幾頁AFL的報導,也是一部分當地人的賭博項目之一。


紀念T-shirt
John給了我一件紀念T-shirt,但XL我根本穿不下,可能要暫時放衣櫃裡一陣子,再想想要怎麼處置它!這件T-shirt應該就算我加入諾魯衝浪小學的紀念品吧!




NAOERO SURF CLUB! Surf Your Heart Out!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諾魯中學的烹飪教室裡面翻到了這本「Legends, Traditions & Tales of Nauru」,是由南太平洋大(University of the South Pacific, USP) IPS於2008年出版的書籍。「A Transcript of  a Series of Lectures Delivered by Native Teacher」指內容是從當地老師在課堂上所講授,並記錄於手抄本中的文字,再由諾魯的教育部主任(Director of Education) Timothy Detudamo所編輯與翻譯。
(from: IPS Publications)
這本書介紹了一些諾魯的傳奇、傳統文化及民間故事,其中有一篇民間故事,我讀完後覺得相當有趣,便貼上來與大家分享。


故事的主題是「Bagewa-How the Lizards, Insects and Fish Came to Nauru, page 79」,光看到著個標題,就很吸引我注意,畢竟Lizard跟Insect這兩「群」生物,在諾魯相當常見。除了很多小蜥蜴外,壁虎的體型有時候會是台灣的兩倍大;昆蟲,比台灣還多的就是馬陸(千足蟲,Millipede),房間或廁所很常看見它們在爬來爬去的。

不扯太多,切入正題,故事是這樣的:

Once upon a time, a man called Bagewa lived in a land with his two wives, Elimama and Eabeij. There was one other person in this land, a man called Auriria.
中譯: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Bagewa的男人跟她的兩個老婆Elimama和Eabeij一同住在島上,而還有另一個叫Auriria的男人也住在島上。

As time went on, Elimama bore thirty daughters, and they all had the same name as their mother. Eabeij also had thirty daughters, and they all had the same name as their mother.
中譯:在這之後,Elimama生了三十個女孩兒,她們名字都與媽媽的名字相同;Eabeij也生了三十個女兒,她們名字也都與媽媽的名字相同。

One day, when these children had grown up, they went to the beach to play and, while they were playing, Auriria suddenly appeared and frightened them so much that they ran away. 'Why did you ran away?' asked Bagewa when he saw them, and they told him that they had been frightened by a man with a glaring red eye.
中譯:女孩長大後,有天,她們跑到海邊玩耍,這時Auriria突然出現而且大大地下嚇了她們,所以女孩們就驚慌失措地被嚇跑了。Bagewa見狀問:「乖女兒們為什麼要逃跑呢?」女孩們就回答:有個睜著紅眼睛的男人嚇著了她們。

When Bagewa heard thus he was very angry, and went out in search of Auriria. 'Auriria-o-o' he said when he met him, 'Why did you frighten my children?' Soon, Auriria and Bagewa became angry and fell to wrestling and. in the struggle, Auriria fell down and hurt his knee. It bled so much that as last he went down to the sea to wash it, and while he was going to the sea, a strange thing happened. Instead of blood, lizards of all sorts and many kinds of insects came out from his knee.
中譯:當Bagewa得知此事後非常生氣,於是跑去找Auriria。「Auriria,喂、喂」他大聲地叫,他問:「為什麼要嚇我的孩子?」不久,兩人越講越氣,還扭打了起來,結果Auriria輸了並傷了膝蓋。受傷的膝蓋留了許多血,當他走下海邊要清理傷口時,一件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從膝蓋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各式各樣的蜥蜴與昆蟲。

The next day, the children again went to the beach to play, but soon Auriria with the glaring red eye frightened them again, so they ran home and told their father of what had happened. Bagewa at once set out for Auriria's house and as soon as he reached it he called. 'Auriria-o-o! What have you done to my daughters?', and at once began to wrestle with him again. This time Bagewa fell and hurt his knee, and he went to the sea to wash the blood out off but, again, a strange thing happened. Out from his knee came tiny fishes: ekowarug, eamerena, eakiramaram, erub and ito.
中譯:事發隔天,女孩們又跑到了海邊去玩,但還是被Auriria睜紅的眼睛嚇著,於是跑回家並告訴她們的父親。Bagewa就跑到Auriria家堵他,「Auriria,喂、喂!你對我的孩子們做了什麼?」接著又開始扭打了起來。但這次
Bagewa輸了,他走向海邊想要清洗傷口,神奇的事再一次發生,從他膝蓋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各式各樣的小魚。

Some time after this, Auriria took the eldest of Bagewa's daughters for his wife, but it made all sisters very unhappy as they loved her so much. At last, the youngest of the sisters went to him and begged that his wife might be allowed to return to her sisters.
中譯:在這件事之後,Auriria將Bagewa最年長的女兒帶走作為妻子,但另關愛大姊的其他姊妹們非常不開心。最後,最小的妹妹跑去找Auriria並求他讓她的大姊可以回到姊妹們的身邊。

At last, he gave her up and she was allowed to return in peace to the sisters who loved her so well. Next day, as the sun went down and the moon arose, the sisters were off to the playground on the sand, and they happily with one another ever after.
中譯:最後,Auriria妥協並平安的讓大姊回到姊妹們的身邊。隔日,當太陽向隅,月娘升起之際,女孩們又一起跑到了海邊遊玩,從此之後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p.s. 翻譯是個人行為,Blogger一概不負責。


感想:
  1. 雖然知道這是個不可考的民間故事,但還是覺得跟兩個老婆各生三十個的女兒,這機率有多低啊!比中樂透還低!
  2. 從女兒都跟媽媽取一樣的名字來推測,可能是要表達這是個母系社會。諾魯是個母系社會,雖然小孩一出生是冠爸爸的姓,但是要搬到媽媽家住。
  3. 我還以為後面那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Auriria後來就變成了瘟神;Bagewa就變成了海神之類的,結果居然是這般爛尾。另外,通常故事的最後,都是公主與王子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這篇居然是六十個女孩從此就過著無性幸福快樂的日子。WTF!只能說「非常有趣」!

如果有翻到其它有趣的內容再把它貼上來給大家瞧瞧!






Will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